長福縣三中高三(2)班張潮
我是使爸媽衰老的諸多事件之一
職稱、房貸、牛肉的價格
我躋身其中,最為持久
我是這對中年夫妻唯一相符的病症
共同的疾患,一十八年來
無時不在考驗他們的婚姻
我差不多就是耐性本身
我是疲憊的側面、謾罵的間歇
我是流水中較大的那塊石頭
將眼淚分成兩份
2004年1月10日
蘭婷反覆看了兩三遍,彷彿要把每個字嵌進自己的眼眶裡,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看著張潮說:“這真的是你寫的?”
“你剛剛不是一直在一旁盯著嗎?”
蘭婷咬了咬嘴唇,一字一頓,從牙縫裡蹦出來一句話:“我、不、信。你等著,我今晚回家就上網查。”
張潮無所謂地聳聳肩:“你查唄。沒查到的話,記得兌現承諾。”心裡想,這首詩在原時空當中,直到2015年,才被筆名“脫脫不花”的大學生寫出來,並且一舉奪得了當年的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特等獎。蘭婷在2004年就算把網路和文學期刊翻個底朝天也找不到啊。
上課鈴響了,蘭婷失魂落魄地回了自己班級。
有了蘭婷的承諾“打底”,張潮輕鬆了很多,連下午上課的精神都好了很多。期間陳歡又過來暗示要還鑰匙了,不過被張潮打了個哈哈糊弄了過去。雖然應該能去廣播站打稿子了,但廣播站的電腦是沒網路的,想髮網上還是得去微機室。
下午五點,高三準時放學。家在縣城的學生基本都回了家,張潮也不例外。
不過騎著腳踏車飛馳在路上的張潮,內心有些複雜,有些“近鄉情怯”。在原來的時空當中,他從上大學以後,就越來越少回家。後來一路工作、考編、辭職、創業、創業失敗、當補習老師……
忙碌的生活幾乎把他淹沒了,與父母的聯絡也越來越少。後來每次回去,都客氣得像客人。
重生以後他幾乎立刻就投入到忙碌的高考複習和寫作當中,想要把自己的人生拉回到相對熟悉的軌道上,幾乎沒有時間去想回家的事。
陳歡騎著車從後面趕上來,與張潮並排,打了聲招呼道:“明天去體育館打球不?”
張潮這次回家計劃了不少事,所以拒絕了陳歡,不過答應他周天下午早點到學校一塊打球。
騎了二十多分鐘,就看到那個熟悉的小巷口。現在不少人家還在用柴火灶,所以裊裊炊煙正彌散在層層烏瓦上方,頗有詩意。
張潮深吸一口氣,推著車進了巷子,來到熟悉的大門前,掏出鑰匙開了門,又是熟悉的小院子和兩層瓦房。
父親應該還沒有回家,母親則在廚房裡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