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歲的老婦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吃白飯的,學得比誰都認真。
左文康先講解完蒲草的選材、浸泡時間等準備工作。
又給他們四到五人的學徒小組裡配了一個師傅。
師傅動手,他動口。
不疾不徐的進入了正題:“鞋底最好編兩層才不硌腳......編鞋面的時候要選最細密的蒲草莖......”
但凡有點編織底子的,學這個是真不費勁。
師傅們放慢了一些手速,兩個時辰才陸續完工。
左文康一一給這些師傅們編出來的鞋子做了點評。
看著一臉滿足的軍屬們,他問:“你們想不想把這雙鞋子賣上三五兩銀子?”
軍屬們:“師父,這鞋子只是用蒲草編的,又不是金絲線!”
左文康搖頭:“現在這個模樣自然是不成的,都說文人好風雅,你們知道他們以什麼為雅麼?”
軍屬們哪裡知道這個,都不吭聲。
左馳瑕趕緊給自家師父捧場:
“師父,我知道!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吟詩為十大雅!”
“答對了!你們但凡往鞋子上繡的圖案與這些雅事沾邊,草鞋的身價能成倍的增加。大家仔細看著,我先繡幾株幽蘭在鞋頭給你們看看......”
這年頭的大部分篾匠都是男人,婆子們見著一群師父都是年輕男子倒還沒覺得奇怪。
眼下這個能捏針的年輕秀才,可把她們稀罕壞了!
要不是秀才公囚犯的身份,她們恨不得把人搶回去當女婿。
再看看最後繡好的成品。
軍屬們看得眼睛都直了:
“天吶,這幾針才叫畫龍點睛!”
“為甚只有文人喜愛?我要在上頭繡一對胖娃娃,南河府的貴婦人都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