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龍想抓捕一批海妖來當自己的手下。
北海海妖,其實就是北海中的妖族修仙者。近海岸邊的海妖,修為境界比較低,自是不入如玉龍的法眼。如玉龍想有抓住那修為境界高的呢,卻自然就驚動了他人。
這他人之中,恰恰有個北海隱修。
北海隱修很快就弄清楚瞭如玉龍要做什麼,北海隱修眼珠子一轉,想到了一條計策——挑動太平仙道同盟內亂!
於是,北海隱修如是搖身一變,換了一副嘴臉,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修仙者,境界不高,只在靈道三四階左右。
這北海隱修不是以妖修身份出面,而是以低階人類修仙者出面,擺出一份謙虛低調的姿態,前來拜訪如玉龍。
北海隱修既換了面目,名字也不再是叫做北海隱修了,而是換上了當初在塵世時的名字:樂明風。
樂明風來到飛鯊幫,一眾飛鯊幫凡人等自是發現不了他。但如玉龍卻是發現了,而且發現得很清楚:
這人不是個修仙者麼?此來意欲何為?
不待如玉龍有所問,這樂明風就自報家門道:“大神,小修樂明風,聽說大神有意建立一個祭神會,小修不自量,意欲投奔大能高人,還望真人收留!”
如玉龍雖是天賦頗高,但對於北海隱修這樣一味低調,隱蔽頗深的老狐狸,卻也是一時難以看穿。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也就是這樣,初次相交時,雖說是內心深處不免猜疑,但人是社會動物的天性決定了人的潛意識深處是願意互相信任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這兩個說法:一個說法說的是“一見傾心”;另一個說法叫做“傾蓋如故”。
試想,若是人類同類之間,骨子裡不是願意互相信任,而是互相防備,只怕這兩個詞語是不可能產生的。
至於平時人們在生活中感受不到這個精神深處互相信任這種潛意識,一則是因為它畢竟只是潛意識,另一則因為平常的生活,沒有提供這樣領悟的機會。
於是乎,就有了所謂人之初性本惡這樣的惡劣看法,至於什麼“優勝劣汰”啦、“競爭”啦、“適者生存”啦等等歪理邪說,純粹是把人降低一格,放到無知的禽獸類來看,只看到人的動物屬性,泯滅人的人性,可謂比之於禽獸了!
這正是所謂:心中有佛,所見皆是佛;心中裝的是糞土,所見皆是糞土;自己是禽獸眼光,看別人也就都是禽獸了——
於是,在禽獸妖修橫行的北海,人們的信條就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如玉龍雖知北海多妖修,卻不知北海險惡到了何等地步,更不知這北海隱修隱藏深甚。
北海隱修這個人,正是在北海生活太久了,沾染上了北海妖修們的理念,以至於他在自視為強者時,只道對他人予取予奪都是符合弱肉強食之理,是自然的。
當然,他在自視為弱者時,則為了“適者生存”,就不擇手段,不顧下流無恥了!
像北海隱修這一類的貨色,把自然界北海妖修們的生存理論拿到人類社會中運用的修仙者,都是像這北海隱修一樣,最後淪為以禽獸理論為指導思想,行禽獸之事的妖人的了。
老妖人北海隱修,此際正想法設法,要借如玉龍之手,給太平門葉經秋放幾手陰招呢!
老妖人北海隱修挺會裝的,一上來,確實是全力幫助如玉龍建立“祭神盟會”的,但是,在取得了如玉龍的高度信任之後,就開始製造“祭神盟會”與太平門之間的矛盾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