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鎮東軍元帥平東王花慶平聚部下大小將校,三軍勇士,到校場說法,指點長生之境,一時之間,鎮東軍中,武風大盛。
原來那些自認為這輩子已經很滿足了的將領們不再自滿,原來認為自己這輩子再無出頭之日的下級低階將領和士兵們卻如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於是,鎮東軍諸營之中,到處是熱火朝天的練武景象。
葉經秋慨嘆,人畢竟是有一定的惰性的,若無念想盼頭,沒有個目標,自然就沒有動力和幹勁。這一點,自己以後任何時候都要作為自我警醒,提示自己不可自滿,不可停步不前。
鎮東軍中,習武風氣既盛,幾個月時間下來,那收穫就顯出來了:諸營將校中有許多將校、士兵們都有突破。
這時裡恕不一一記述,只撿幾個作例子來說說:
風輕燕原本是七階頂峰,近日突破到了八階。羅虎進入了七階。熊自輝達到了七階頂峰。
特別是葉經秋的二哥葉經夏,近來果然是突飛猛進,由二階到三階,由三階到四階,現在已經是五階了。職務上也從小伍長升為一統統領。
才一個月的時間,鎮東軍的整體戰力上升了一大截,在西丁帝國諸鎮軍序列中,論戰力絕對是排名第一的精銳部隊。
訊息傳到帝都,報說鎮東軍人人都瘋狂練武,莫非平東王有所圖謀?
然而再次探了後又報說,鎮東軍元帥為大小將校指出武者九階以上還有長生境界,促成鎮東軍大小將士習武狂熱。
帝君曾天谷苦笑了一下:平東王可真敢發奇想,這長生境界,便是本帝君也只在摸索,他就敢以此鼓動部下,形成一股風潮!
卻說這一年,帝國諸軍都統大比,那大比武前三名都被鎮東軍奪了去。有好事者問之有何密訣,則答曰:“我們天天在練,一刻不停地練,這就是密訣。”
長生境界之說,如旋風迅速傳遍天下,使得軍中這股習武之風潮,很快刮出鎮東軍,刮到其他各鎮軍中去了!
這股子風,又從軍隊刮到地方,從朝廷刮到江湖,漸染之下,以致整個西丁帝國武風大盛!
卻說古儒地域的東南一帶。新興的大儒帝國和有唐帝國聯盟,兩年多時間,打得後鄭帝國連連敗退,最後,後鄭帝國之王族居然逃到世代血仇的伊豫帝國避難,後果可知。
後鄭滅國,其王族只剩下一部竄到南古的南徐帝國去了。有唐帝國和大儒帝國兩國聯盟卻又內部發生爭執:有唐帝國不願意繼續西征伊豫帝國,大儒帝國則要繼續西征,而大儒帝國王族如家內部也有兩種聲音。
說起來,如家的內部爭執,根本內容就在於爭國還是爭長生。
如家一派人認為,昔日我古儒帝國一統天下,今日復國,自然要恢復當初的盛大氣象,一統古儒地域。
另一派則認為,時代不同,目前我大儒帝國實力還不足以一統天下;而且,近來江湖盛傳,有人在武師九階之上,發現了長生境界。
若是能進入長生境界,那麼,爭國不爭國,其實也沒什麼要緊的。一個長生境界高手,想要覆滅一國,也不過是動動小指頭的小事而已。所以我如家當務之急,乃是尋找長生契機。
現在各國高層都忙於打探長生境界是怎麼回事了;又且聽說中古一帝的曾天谷,也想放棄帝君之位而求長生;若不是臣下極力勸止,只差點兒就真個禪位於人了——這訊息是何等地震撼人心哪!
如家新帝如天福知道,這個事如不能決斷,會讓如家內部分裂,若是決斷錯了,則如家痛失眼前大好形勢。
如家長老聚集一堂,直商量了三天三夜才定下主張,一共是三條結論:
第一條是,如天福領大儒帝國,先行鞏固疆界,對內富國強兵,對外遠交近攻。
第二條是,跟有唐帝國繼續結盟,並開展對西北諸國的結盟事宜,下一步軍事目標指向南古。
第三條就是,如家分派出三分之一的力量來探查長生境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