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把一木盆的水都用完,她才回過神來。一直重複機械的操作容易讓人忘記時間,而收穫更讓人上癮。
封華看著倉庫裡高高一堆的玉米穗,這得有1200多穗。
她種的是一種小穗品種,在外面每穗玉米大概出粒三四兩左右。
而空間裡的就不一樣了,但是也沒有太逆天,每穗能出5兩左右,再大那就是變異了。
這一會功夫,她大概就收穫了600多斤玉米,而且是乾重,並不是溼重,她摘的時候玉米已經完全成熟自然脫水了。
封華沒有脫粒,也脫不起,她打算直接賣玉米棒子。
封華又回到了火車站,現在還是凌晨,黑市還沒有開始。
是的,她打算去黑市賣,因為她所在的城市根本沒有集市,想買東西必須去公家的供銷社,糧店,蔬菜店之類的。
任何物品不許私下交易,那叫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要割資本主義尾巴,抓到了輕則教育,重則勞改,更甚至的要吃花生米!
上輩子很多年後,封華才知道別的地方沒有這麼嚴,人家那裡就有集市,可以趕集,可以貿易,就連糧食只要交夠任務,都可以限量交易,不超過三四十斤什麼的。
她們這裡卻不行,上面管的特別嚴,想私下交易只能去黑市。
而因為明面上管的太嚴,黑市就很大很廣了,她們大隊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去過黑市,賣雞蛋......剩下那些膽子小不去的,也是把雞蛋交給去的親戚代賣。
封華上輩子十七八之後就去賣過雞蛋,一個能比賣給供銷社多一兩分錢。
每天半夜從家出發,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就走到了縣城,在剛入城的地方,馬路邊就有人等著,看見挎著筐來的人,就過來問賣什麼。
三兩句談好價錢,跟人家走到一個偏僻角落,交易完成。有的還得給人家送到家裡。
封華去過無數次,從來沒有被抓過,也沒遇見過騙子不給錢什麼的。
......
現在縣城變成了省城,人生地不熟的,但是封華也不害怕,她雖然沒見識過省城的黑市,但是她的瞭解一點都不少!
她屬於改革開放第一批富起來的人,朋友圈也是這種人多,大家沒事湊在一起的時候就愛炫耀各自的發家史。
有很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透過黑市來的,人家可不像她一樣小打小鬧,賣個雞蛋賣斤苞米了,人家都是大買賣,腳踏車,五糧液,縫紉機,電視機,都有人倒騰過。
這裡面的道道封華都門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