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被電了以後> 第九十一章 收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收穫 (1 / 2)

第九十一章 收穫

郭浩說:"是個小公司,只是在燕京有三個店面。"

施青青:"三個店面還小啊,哦,我想起來了,我聽同事說過,是以前要倒閉的,後來,又變成了百億的公司,哼,郭先生,你還說是小公司,不用這樣騙人的。"

郭浩"呃"了一聲,木有想到,施青青也知道,暗想,難道是,自己的公司很出名了,只好說:"其它的珠寶公司,許多的都是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的,我的公司木有,不算大,所以說是小公司,木有騙你的意思。"

施青青說:"好吧,不說這個了,你說你個人雕,你也會雕刻啊。"

郭浩說:"必須的,我的公司,我怎麼可能不會,我的手藝還行,我是從小就開始學習的,而且,雕刻壞了,本人賠你一個更好的。"

施青青說:"那謝謝你了,等我想好刻什麼字後,再告訴你,這個田黃石先放你這吧。"

施青青把田黃石遞給郭浩,她知道郭浩不會貪她的東西,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她就是很信任郭浩。

郭浩說:"好。"接了過來。放入包裡。

施青青看了下時間,說:"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會合他們,該去住的地方了。"

兩人向開始出發的地方集合,兩人很快來到了出發點,除了羅然,其他人都到齊了,郭浩又和謝德元,周玄偉招呼一下,都木有說什麼,等下,回住的地方再說。

等了一會兒,羅然也到了,大家上車,向一個酒店前去。

又是很快,到了酒店,這時那個領導又出現了,請四人到了一個客廳,他的名字叫做許昌清,早就有自我介紹過,問大家:"大家有沒有什麼收穫啊,現在可以一一展示了。"

周玄偉先來,他的年齡最大,他拿出了一副畫,是張大千的畫,可是木有暑名,存在爭議,算是被他以較低的價格拿下了,這裡,大家都是算厲害的鑑定師,自然可以斷定是張大千的畫,算是賺了一筆,其實,這幅畫是有簽名的,比較隱秘,但現場,都是厲害的人,自然都可以發現,並指了出來。

同時,大家在旁邊的解說,也都一一被攝像機錄了下來。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華夏國著名畫家,祖籍東廣省番禺縣,生於清朝北川省內江,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

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溥儒等國內各名家及外國大師畢加索交遊切磋。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華夏國畫壇影響巨大,又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在繪畫、書法、篆刻、詩詞方面都有一定造詣。

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實踐和理論方面頗有建樹。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開創潑墨與潑彩,發展了華夏國畫新的藝術風格。由於其技法獨到,創立了名聞的大風堂畫派,俗稱“大千畫派”。

接下來,謝德元的展示,他的是一方印石,上面的刻有一個名人的字號,賣的人不知道懸誰的,以低價賣了,謝德元自然知道是誰的,大家看了下印章上的字,也都想起了,是一個名人的字號,不怎麼用,許多人不熟悉,也是木有奇怪的。

只見整塊印章呈現金黃瑟,石質細膩溫潤,微微透明,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凝固的蜂蜜,十分上眼。

這材料和郭浩,施青青買的是一樣的東西,壽山石中的田黃石。

"壽山石被稱為‘石中之王’,而田黃更是其中的極品,是‘印石之王’,古代很多著名的玉璽就是田黃石做成的!”謝德元在旁邊解說了一下,方便攝影,以後,如果有播放,觀眾們也可以比較理解一些。

接下來,羅然了,他的是一個盤子,看起來不怎麼起眼,很多人會認為不怎麼樣,但是,幾個人看過後,知道是清朝留下來的,算是一個漏了。

前三人展示完了,輪到了郭浩。

郭浩先拿出了字帖,郭浩的東西,大家都木有小瞧,畢竟,是在燕京古玩圈的風雲人物,看了一會,周玄偉先說了:"梁啟超家書。"郭浩點點頭。

誰不知道梁啟超的大名,“戊戌變法”影響深遠,而他就是維新運動的發起者之一。

上面白紙黑字寫著,‘仲策鑑’。知道仲策是誰嗎?這是梁啟超最大的弟弟,名叫梁啟勳,字‘仲策’,說明這份信札是梁啟超寫給他弟弟梁啟勳的。上面所寫內容不但涉及政治,還涉及經濟,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