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被電了以後> 第八十五章 筆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筆筒 (3 / 3)

眾女好奇,看著桌子上的東西,好像是蠟,筆筒裡怎麼會有蠟。

郭浩又拿起刻刀,在這團蠟上輕輕划著,不一會兒,蠟分成兩半,顯出了裡面的東西。

大家一看,原來是兩塊玉,一塊有點紅的白玉,一塊是黑玉。

郭浩又打了一盆水來。

郭浩先洗了那塊黑玉,很快,這塊黑玉顯出原形,竟然是一塊墨玉,是一條魚的形狀。

黑玉跟墨玉不一樣,兩者不是同一種玉,論珍稀程度,肯定是墨玉更勝一籌的。

它是一種珍貴而稀有的自然資源,產於西陝省北部山區等少數地區,其色重質膩,紋理細緻,漆黑如墨,光潔可愛,極負盛名。

不同地方的墨玉,也會不一樣,西陝省的墨玉是完全不透明的,更適合製造硯臺,西疆的極品墨玉微顯透明,非常珍貴。

就這麼一塊,拿出去拍賣,兩三百萬非常輕鬆。

當然,這麼一點錢,眾人也木有覺得什麼,只是,稀少這一點,大家才覺得值。

郭浩又開始洗另外一塊玉,他剛把這塊玉放進水裡,就覺得不對。

白玉里面的是泌色,是紅的,在清水裡,把一盆水映得微紅,顯得很是神奇。

眾女也都看的很是驚奇。

古玉上的沁色,是因為玉器長期埋在土中,透過本身微量元素與土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顏色變化。

由於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質不同,埋藏時間長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盡相同,從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顏色。

一般來說,我國的北方土壤多呈鹼性,玉器沁色多為黃色土沁,南方土壤溼潤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則多為白色水沁。

紅色的很珍貴,被稱為血泌玉,中國人對紅色是一種執著。

郭浩叫了一聲:"脫胎玉。"

玉中之王,實屬脫胎,脫胎存世罕見,許多人一生也無緣親睹一面。所謂脫胎,就是原來是一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經幾百年埋在土中,飽經屍血屍氣侵入。出土後又在人體,長達百年人氣滲入,然氣又入土再出土,幾次反覆才形成脫胎。

當年慈禧西逃時,隨身佩帶一小塊“脫胎”,是血紅色的,一塊就可使一缸水變得通紅。這種脫胎血泌玉是最珍貴的古玉。

郭浩也和眾女解釋一下,什麼是脫胎玉。

郭浩清洗了一下,也是顯出是一條魚形的脫胎玉。

郭浩拿出脫胎王,和墨玉靠在一起,輕輕一扣,兩塊玉扣在一起了。

兩條玉魚,首尾相接,形成了一個像道家的陰陽圖案,看起來又是很精巧。

大家看的,連連稱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