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來戶”,她現在有些摸不清出物價了。
一條健美褲四塊錢,一條喇叭褲八塊錢,一件羊毛打底衫十六,棉服都才十五!
而料子這麼好,款式也很好看的英倫風毛呢外套,竟然才賣到二十塊錢一件?
她甚至懷疑老闆是不是亂喊價。
但接下來老闆的解釋,打消了她的疑慮。
“這些衣服,原本是要往外國運輸的,但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所以就積壓下來了。我去進貨的時候,服裝廠的老闆大規模的清倉,價格便宜的很,我就多拿了點回來,打算有外地人來的時候,就高價賣出去。”
畢竟羊城四季如夏,一年四季幾乎都穿短袖裙子了,稍微厚一點點的外套,他們都是穿不上的。
所以這些服裝在羊城壓根兒沒有銷路,只能寄希望於外地人。
如果這是幾年後,按照老闆的思路,確實會因此而大賺一筆。
但是偏偏不湊巧,現在是七九年,雖說已經改革開放,上面也允許私人做生意了。
但!
有魄力的畢竟是少數人。
這些衣服雖然乍一聽價格不貴,但老闆有一個要求,是必須全部打包。
男款女款加起來,怎麼也有小一百件了,一來就是一兩千塊錢。
如今,能一次性拿出一兩千出來,花費完也不心疼的人家究竟有多少?
所以,老闆的衣服賣不出去,也是正常。
只是轉瞬之間,徐婉寧就已經將這些事兒想明白了。
“我倒是很想要,但我剛才已經買了那麼多,一下子花的錢太多了。如今手頭雖然還剩了點,但錢不趁手,就算想買,也沒辦法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來。”
老闆一聽這話,頓時著急了。
徐婉寧可是超級大主顧,除了她,老闆還真想不到自己這些衣服還能賣給誰。
為了促成這單生意,老闆又開始自我說服著給徐婉寧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