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拉開門,就瞧見走廊上站了不少人。
副局長擰著眉問道:“你們在這兒做什麼?”
“李局長,小徐同志的收音機賣完了嗎?”
“還有四臺,你們要想買就快進去吧,去晚了可就沒咯!”
聞言,走廊上的人一窩蜂的鑽進了大伯父的辦公室。
最後,四臺收音機,以各自一百八的價格,賣給了最先進來的四個人。
“沒了,我就晚了一步,竟然就沒了!”
有人哭喪著臉:“我又要月月一號去百貨大樓排隊了!”
附和聲此起彼伏。
徐婉寧能理解,百貨大樓弄飢餓營銷這一套,是因為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也是因為國家剛剛開放,大家都還沒有適應,百姓的購買力增強的現實。
但,將羊城的收音機運輸到京市來賣的主意,不只是她一個人能想到,但凡去過羊城,且有能力和魄力的京市人,大多都會產生這樣的念頭,想的人多了,做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徐婉寧不過就是搶佔了先機罷了。
雖說這個生意做不長久,但能多掙一點,她也不會跟錢過不去。
她從羊城進貨,羊城的老闆們賣了貨,掙了錢,京市的百姓雖然花了錢,但買到了自己心儀的東西。
三方共贏的事兒,她為什麼要猶豫呢?
“我下週還要去羊城出差,大家如果還有想要收音機的,可以跟我說一聲,我到時候可以在羊城幫大家買一些回來。”
“我我我,我要!”
“我也要,我要兩臺!”
一小會兒的工夫,預定的人數就已經有十多個了。
徐婉寧很認真地用筆記在了筆記本上:“好,等我從羊城回來後,會讓大伯父第一時間通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