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開國功賊> 第四章 功賊 (二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功賊 (二 下) (2 / 3)

“朕今天召你入宮,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感謝你對秦王的救命之恩。第二,有些關於河北的事情需要問你!”打量過了程名振,李淵直奔主題。

聞聽此言,程名振趕緊站起來,拱手解釋,“臣不敢居功。當時是尉遲將軍奮力死戰,才奪下了刺客的長槊!”

“坐下說話!”李淵笑著命令,“不用站起來。朕說過了,這裡是房,沒那麼多規矩!”

看著程名振奉命落座,李淵笑了笑,繼續道:“朕昨天剛召見過尉遲敬德,他說當時如果不是你接連發箭攔阻,他也沒那麼容易追上去。所以,功勞你們倆一人一半,沒必要推辭!朕雖然有三個嫡子,但無論哪個有了閃失,做父母的心裡都不會好受。所以,朕要當面謝謝你。”

既然李淵這麼說了,程名振也不好繼續反駁。只好拱了拱拱手,謝過對方的誇獎。李淵又說了幾句客套話,命人給程名振倒了一盞茶,自己也端起面前的茶盞抿了幾口,潤潤嗓子,然後正色問道:“朕聽說當年你是在河北第一個屯田安民的,試圖重新安定地方的,是這樣麼?”

“臣不敢居功!”程名振猶豫了一下,決定實話實說,“臣在鉅鹿澤以南,的確是第一個試圖屯田的人。可臣後來發現,類似的事情,博陵王當時已經做了近一年。並且各項細則制定得也比臣那邊規範!”

“他當時有朝廷的支援,當然會做得比你容易!”李淵擺擺手,制止程名振的謙虛。“不說他,單說河北南部八個郡。竇建德麾下,你是第一個屯田的?”

“的確如此!”程名振點點承認。“當時臣還在張金稱麾下效力。為了保證弟兄們不餓肚子,才想起了這個古已有之的辦法!”

“後來竇建德治下最繁華安定所在,就是你最初屯田的那幾個縣了,是這樣麼?”李淵點點頭,繼續問道。

“陛下說得對。臣歸附竇建德之後,也曾試圖把屯田範圍擴大。但各郡有各郡的麻煩,臣無法染指太多!”

“竇建德有些眼高手低了。並且他只能算綠林共主,管不了手下人那麼多。”李淵笑了笑,考慮到程名振的感受,沒有把竇建德過分貶低,“後來作為都城的地方,就是你治下的一個縣。對那裡的風土民情,你還熟悉麼?”

“當時很熟悉,但現在不好說!”程名振不敢誇口,低聲回應。

“為何?”李淵皺了下眉頭,笑著追問。

“竇王爺把洺水作為都城後,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百姓們久經戰亂,希望過安穩日子。所以寧願接受實力比較強的竇王爺,也不願意臣再打回去了!”

“忘恩負義!”李淵笑了罵道。

“也不能算什麼恩義了。臣的軍糧,給養都靠百姓供應。給他們找條活路,不過是本職所在。他們希望過安穩日子,不希望打打殺殺,亦是人之常情!”程名振苦著著咧下下嘴,低聲解釋。

被竇建德擊敗,逃入鉅鹿澤的那段時間,他也曾恨過百姓忘恩負義。但站在對方角度上想一想,也就釋然了。誰都想過好日子,誰都有過好日子的資格。被竇建德擊敗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根本沒有權利要求百姓們一定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看不出你年紀青青,倒是很有心胸!”李淵又看了他一眼,有些驚詫地點評。

“臣也曾經是從平頭百姓,知道他們的想法!”程名振眼前突然閃過殷秋的憤怒面孔,嘆了口氣,低聲回應。“開始覺得不舒服,但站在對方角度想想,也就放下了!”

“站在對方角度想想?”李淵沒想到回問出這麼一個答案,眼神登時一亮,目光匯聚如電。

早在進入房之前,程名振已經決定據實啟奏。因此也不慌張,坐正身體,任由李淵把自己上上下下看了個透澈。

見少年人渾身上下不帶半點做作,李淵終於相信對方說得是實話,笑了笑,低聲點評,“沒想到你還懂得換位置考量的道理,不錯,不錯。裴卿沒推薦錯人。朕來問你,既然當年你素得民心,而一旦戰敗,百姓們立刻投靠了竇建德。如今朕擊敗了竇建德,八郡百姓會不會很快就忘記了竇建德好處,安心做我大唐子民!”

“這不好說!”程名振想了想,鄭重回應。

“為何?”李淵聞言,再度一愣,脫口問道。

“百姓們會比較!”程名振鄭重解釋,“當年,竇建德攻下洺州後,幾乎全盤接受了臣的舊規矩。百姓非但未受其擾,還因為竇建德故意施恩,而得到了不少意外的好處。陛下派人去接管各郡,具體政令如何,臣不清楚,所以無法妄下結論!”

“不會比當年更苛刻!”李淵笑了笑,很是自信地說道。

“那百姓們就容易安定了。但卻不可不防備一些將領依舊心向大夏,需要重點對他們進行安撫!”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實際情況,程名振向李淵提醒。

“那又是為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