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下,有觀眾對同伴說:“演戲演戲,這才是演戲啊,你看看這演員,兩個唱旦行的,對著唱,對著舞,這才叫一臺戲啊。之前的那些參賽隊伍算怎麼回事?都一個人一個人的,偶爾兩個人的,還沒什麼互動,有些還連道具都穿幫。雖然這只是預選賽而已,但標準也不能太低吧?我看只有舞臺上這支隊伍才像點樣子。”
“就是,就是。”他的同伴附和。
確實,只有江城大學的京劇社,給這些平時不怎麼看戲的觀眾找到了一點戲園子裡看戲的感覺,已經有人舉起手機來拍林謙和蘇夏了。
就見林謙和蘇夏兩人比了一段雙人舞,姿態美麗,配合默契。
又引得臺下一片叫好聲。
隨即,就聽林謙輕輕啟唇,唱了起來——
“一路上好興致來到花田,菜花黃,梨花白,桃花更豔……”
他唱得清脆動人,舞臺兩側的字幕也隨著他的唱腔顯示出唱詞文字,所有人都能聽明白他在唱什麼。這段唱詞不像之前虞姬的悽悽慘慘,也不像之前的革命京劇那樣鏗鏘嚴肅,這段唱詞是那麼明豔活潑,讓人的心情也不知不覺變好了起來。
“我忽然發現,京劇還挺好聽的。”有人對身邊的同伴說。
“是啊,”又有人說,“本來週末無聊,我是被學校抓來湊數的,可是現在聽聽京劇也別有一番風味,不像我以前想的那麼無聊嘛。”89書庫
菜花黃,梨花白,桃花更豔……
林謙的唱腔,配以他那優美的身段、靈動鮮活的神情,把舞臺下的觀眾帶入了幾千年前的那個春天,花開遍野的陌上,兩個美麗的少女滿懷憧憬……
不知不覺地,觀眾被舞臺上的表演吸引,專注地往下看。
林謙一段唱完,接下來是蘇夏唱。
有林謙起了個好頭,蘇夏很容易就接上——“怎比我心花放,燦爛難言……”
含羞帶笑的一句唱詞,婉轉曲折,就像一個真正的古代大家閨秀期待著邂逅一段錦繡良緣,又有些忐忑不好意思似的。
“演得挺不錯啊。”這次,是舞臺邊緣評委席上的一個評委老師說話了,對另一個老師,“總算有一出像點樣子的了。”
“可不是嗎,”另一個評委老師說,“剛剛那西梨大學梨花社的《霸王別姬》雖然也抓人眼球,但那虞姬一看就不專業,譁眾取寵。現在這個江城大學的倒是不錯,先不說驚豔不驚豔吧,規規矩矩,一板一眼都河在京劇該有的做派上。”
“總算有一支真正懂京劇的隊伍了。”第三個評委老師說。
光憑這一點,他們就一定會給江城大學的京劇社打一個高分的。如果後續沒有其他懂京劇的隊伍了,江城大學出線是板上釘釘的事。他們總要把真正懂京劇、會唱戲的隊伍給評出線了,要不然,等到了全國初賽階段,豈不是全國人民都要嘲笑他們江城無可戰之隊?為了江城的臉面,江城大學京劇社也非出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