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想到一姑娘被綁架、還差點被那個了,心裡不是滋味。光天化日之下竟然發生這樣的事,不查個水落石出,他哪裡對得起江都百姓?怎麼對得起那個淖妹姑娘?
董仲舒一進國相府,第二天就組織官員,要查綁架加強*奸未遂的案件。
董仲舒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董仲舒一來組織開會,就要查案子,所有的官員都奇怪地看著他。
董仲舒不管他人異樣的目光,他提要求,要張內史馬上組織調查組,進行徹查。
張內史先聽著董伸舒提要求,當董仲舒講完,張內史卻說:“民不告官不究。國相你是做學術的,也是剛來江都國,情況還不熟,等你情況熟了再說吧。一個小姑娘跟你聊天,說不定她就是給你編故事,逗你開心的。再說如果真有其事,又是騎馬作案,那不豪強公子,就是王府裡的王子們乾的。要是王子們乾的,你就是查到了,我們怎麼處理?”
張內史心平氣和地與董仲舒分析,他講的也不是不無道理。董仲舒雖說想為民辦事,但現在的他,是力不從心。
呂步舒一看情況不對,就安慰到:“老師,我們還是要慢慢來,先要與大王搞好關係,等有了權力我們再大刀闊斧地幹。”
董仲舒後來細細想來,覺得呂步舒說的有道理。不管怎麼樣,這裡的地盤現在還是大王劉非的,他劉非不點頭,恐怕他一剛來的國相,是沒辦法工作的。
經過仔細考慮,董仲舒決定,要先帶著呂步舒,要親自拜訪大王,與他處理好關係。
本來現在的諸侯王不參政了,但江都國不同,大王劉非為王二十多年了,哪位國相來都沒能讓他放下參政的權力,官員們有什麼大事不得不請示他。他現在也不去朝廷述職了,皇上也讓他幾分。
當董仲舒領著呂步舒來見大王時,被告知大王出門打獵旅遊去了。
老師與學生,大眼瞪小眼,心裡不是滋味,這不明顯不待見他們的到來?
碰了一鼻子灰,但也未能阻止董仲舒‘既來之剛安之’的心態,也不能阻止要為江都百姓辦好事。
“走,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董仲舒是不到大王的支援,他要改變工作方法。
呂步舒看老師的表情,這些打擊好像對他沒有一點影響。
可是,在他呂步舒心裡,心裡好難受。這下面的基層工作,還不好做;他跟著老師來的時候,是滿懷豪情想好好幹一番事業的。
呂步舒也是第一次下基層工作,也沒有經驗,只好聽老師的,便問老師:“老師要帶我到哪裡去?”
“我們去見一位姑娘。”
呂步舒以為自己聽錯了,無緣無故去見一會姑娘幹嗎?這姑娘他呂步舒認識嗎?老師剛來難道就認識姑娘了?是不是那位被綁架的姑娘?
呂步舒還沒琢磨透,也不好意思問,就這樣稀裡糊塗跟著老師走。走的時候老師要呂步舒背了一個婁子,婁子裡裝了幾本書。隨身帶書是董仲舒好習慣,一有空就可以看書。
呂步舒被董仲舒帶到瓜洲渡口,董仲舒在人群中轉了一圈,也沒發現要找的姑娘,就對呂步舒說:“你在這裡看,一會如果發現一位身材苗條,很得很漂亮的、眉間有顆美人痣、身邊帶一條狗狗的姑娘,你就來叫我。姑娘還沒出現,我在那樹後看看書。”
安排好後,董仲舒從呂步舒的揹簍裡,拿出一圈竹簡,往那樹林裡去了。
呂步舒不反對老師這樣的安排,沒有老師在身旁、他還自由一些,而且這裡還很熱鬧。要看百戲團表演的有表演,要看mei女就使勁地看……
呂步舒一邊看熱鬧,一邊瞄著年輕姑娘看。這江都姑娘就是漂亮,像水一樣的清澈,霧一樣的輕盈,眉目傳情間透著溫柔和嬌羞。猶如一盒水粉,輕輕斜斜地一拉,總能在你心中塗抹出你最想要的色彩,快樂的、爛漫的、憂傷的、靜雅的、純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