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渡口。
袁紹已經抵達這個地方有一段時間了,長安朝廷並沒有承認他的冀州牧地位,但於他而言,承不承認都一樣。
而後長安那邊,又傳來讓袁紹長子袁譚出任河東郡的太守之職,想必是袁氏在長安中發揮了作用,董卓做出了一點讓步。
這總歸是一個好兆頭。
但令他不喜的是,幷州牧呂布,竟然趁機南下,爭奪河東郡,將袁譚擋在黃河渡口,董卓對此,不管不問,借呂布的力量,報復袁氏。
“呂布出身幷州塞外苦寒之地,對於所愛之物,一律掠奪搶回,根本無視規矩。”
顏良憤然說道。
去年會盟解散後,他與文丑、紀靈三人合力戰呂布,不能得勝,反倒三人被人看輕,憋了一肚子氣。
文丑倒是沒有在袁紹面前大吐苦水,氣定神閒,不為顏良之話所動。
“規矩都是勝利者定下的。”
袁紹安慰顏良,“呂布雖勇,未必不可戰勝,待其糧斷,必能將其擊潰,河東河內,加上冀州,連成一片,都是我們說了算。”
這次進軍河內支援長子袁譚,袁紹把沮授許攸留在了鄴城坐鎮,逢紀、審配隨軍,出謀劃策,加上河內王匡的支援,必能戰勝呂布,一舉拿下河東,控制司隸地區的咽喉。
“鄴城距離河內,比晉陽到此處的距離更近,況且那邊地形複雜,拼後勤消耗,我軍遠勝!”
逢紀進言道。
“幷州軍剛攻下下河東郡,百廢待興,忙得不可開交,河內這邊,內部穩定,一直支援我軍,對比之下,敵軍敗。”
審配進而分析,緩緩說道。
郭圖雖然與審配不和,卻也想在袁紹面前表現一番,遂道:“不錯,假以時日,幷州軍必敗,到時我軍長驅直入河東郡,彰顯我軍軍威。”
“一切定當如諸公所說!”
袁紹心中大喜,只是讓眾將日夜巡防。
對岸。
徐晃巡營回來後,向呂布彙報,“我軍與冀州軍相持,曠日持久,糧草即將消耗殆盡。”
“某家已知。”
呂布擺手道,昨日他就到後勤糧草處瞭解情況,所剩糧草,僅夠大軍維持五日開銷,“上黨郡已開撥糧草,五日後便到此處。”
事實上,呂布才剛派快騎趕往上黨,等到糧草到來,恐怕得半個月以後,現在曹性在河東郡內徵集糧草,為了穩定,加上配合田豐的管理,也不敢大肆搜刮糧食。
呂布的命令是,能有多少算多少,先徵集著。
得到呂布的回覆後,徐晃逐漸放下心來,只要有糧,軍隊就不會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