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雙方談判,都儘量避免太早“王對王”,要給雙方都有迴轉的餘地。
因為只要進入“王對王”,那就是攤牌,留給談判的空間,很少很少。
晉國上卿魏操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但是這次還是早早地跟李解會面,他在國內的壓力很大,儘管已經緩解,但還不夠。
“惡金……鐵製農具,鋤、鐮諸等,老夫還需六萬。”
“六萬?是每樣六萬還是一共六萬?”
開門見山,魏操可以說相當的直接,然而這種才是李專員欣賞的。
磨磨唧唧的,實在是毫無意義,有什麼卵用?賣方市場啊,怎麼賣賣多少賣什麼,還不是他李某人說了算?
除非魏操瞎了眼,沒看到鐵製農具的未來。
“各類皆要六萬。”
“魏夫子……一共六萬呢,好說。可要是一樣六萬,你這點錢……不夠啊。”
李專員很淡定,他又不是傻叉,還專門跑去給晉國人做慈善。
略微估摸一下,老李就尋思著,這魏操要這麼多鐵器農具,應該是給自家魏氏的地盤搞深度開發。
晉國的人口數量極為恐怖,土地利用率也相當的高,而且長久以來對山地、河流的開發維護,使得晉國可灌溉耕地面積,是列國之最。
這也符合晉國天下第一人口大國的地位,中原霸主單刷匈奴、獫狁、赤狄、白狄、東胡……
就這樣的情況下,晉國還能摁著秦國,讓老秦人半點脾氣都沒有,只能靠耍狠玩命才能保住關西良田。
而且從各方面的情報綜合來看,晉國幾乎就是把各種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對手,都摁死在了各自的一畝三分地上。
秦國且先不提,哪怕那個十分低調的燕國,晉國也逼迫“獫狁”諸部逐漸卡在了燕國進出西南的要道上,這就徹底搞死了燕國從這個方向擴張的可能性。
就算燕國爆發了,也不會幹晉國,因為燕國還得先把“獫狁”諸部給幹了。這顯然不划算,好歹東邊還有容易走的路呢。
而周天子現在的地盤,不過是巔峰核心區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絕大多數當年放棄的優質耕地,也就是“鎬京”王畿一帶,全在晉國手中。
就是在這一帶,老秦人現在名義上的都邑咸陽,就設定在這裡。
也就是說,老秦人從自家的國都出去走兩圈,搞不好就是晉國的土地。
從渭水、涇水一路向東,持續到河南華山,整片廣大地區,曾經都是周天子的“王田”,後來吧,就是晉國“代為管理”。
在渭汭地區附近,並不算廣大的地方上,晉國分別在黃河兩岸設定了大大小小十一個城邑,百幾十萬人口就在這裡,只要他們還存在著,老秦人想要東進,可能性就是零。
晉國哪怕各地全都被打爆,光靠這百幾十萬人守住天險,就足夠讓秦國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