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鍾誠怎麼說,都算現代人。
見過豬跑!
對於如何培養家族聲望和口碑,能沒有相應而有效的經驗麼?
例如這秋收時節,剛剛忙碌完的鄉民們都會好好的歇息歇息,在那些短工們回家,茶餘飯後當談資說起這類事情的時候,引起的轟動,就將是廣泛傳播的媒介!
有些能深感體會,並代入其中的訊息,傳播的速度是快的難以置信的!
至少在這汲水縣城的周邊。
十里八鄉的人們,誰不知道現在的鐘家,那是仁善的很?
名聲,往往就是在這種點滴的小事裡,樸實無華的構建出來——只要積累起來以後,日日年年的堅持經營,把口碑日益穩固下來,等人老了就是實打實的鄉賢!
有時候說起話來,那可是比朝廷官方的老爺說話,還要管用!
當然。
這需要時間的經營和沉澱,最終才能獲得回報。
並且在這段過程的時間裡,不能出現任何負面的訊息和情況,否則口碑崩盤導致聲望被逆轉,那就會被徹底的釘在恥辱柱上,世世代代,成為這片區域的笑柄。
反正鍾誠知道,前世那些人設崩塌的公眾人物,可沒幾個能回來的。
他必須時刻的關注著家族動向才行。
但值得欣慰,鍾誠培養的孩子,最起碼沒有敗家的潛質。
看著院落裡忙活完的鐘家眾人,正團團圍坐在長桌兩側準備開飯,伴隨著孩童的嬉戲和交談時的歡笑聲,他的臉上同樣露出了笑容:“這日子越過越好就對了!”
只要家裡過得好,那麼他就算勞累點枯燥點,又算得了什麼?
正當思索間。
祠堂的房門卻被開啟,鍾家的兄弟三人先後進來。
然後鍾謙鞍作為大哥,首先拿出長香來分給兩個弟弟,點燃後小心的都插在香爐裡:“給爹上香!”繼而各自向後退了兩步,跪在牌位前叩首:“給爹磕頭了!”
老二鍾謙靬和老三鍾謙鞱同樣如此:“給爹磕頭了!”
腦袋碰在地面。
說磕頭那就是真的磕頭,腦袋碰在地磚上發出輕微的悶響。
這代表尊重先祖,更代表他們這些當兒子的,忘不了給鍾家打下重要基礎——或者說壓根就是如今靠山村鍾家的開創者,鍾誠,鍾家族譜上位列第一的鐘家太爺!
再往上就沒必要羅列了,都是些連正經名字都沒有的鄉下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