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估計的一樣,確實是我查到的那些歷史事件發生的那個年代,也就是元末明初那會兒,小玉老古他們的祖先拋家舍業,從故鄉雲南一路來到了如今的濱海城。
但是他們來的過程卻異常艱難,他們是一路吃草根,挖野菜,抓蟲子,打野獸,甚至乞討,堅持過來的。
確實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所有人都只能純粹靠自己的雙腳前進。
其實沒有交通工具和糧食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們最初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裡,甚至不知道有沒有目的地。
他們中的好多人都覺得,可能自己的後半生,就都要在這種流浪一般的遷移中度過了,最終會死在哪裡,會死於何種意外,沒人知道,甚至沒人敢去細想。
死人是常有的事,飢餓和疾病是最常見的死因,還有偶爾和其他遷移隊伍因為爭奪有限的資源而發生鬥爭導致的傷亡。
當他們最終到達濱海城時,還活著的人,只剩下了當初總人數的一半。
其實他們原本是一群很懂得生活也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如果不是被迫離開故土,在他們那個年代,他們原本的生活狀態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寄情山水,詩和遠方,詩在嘴邊,遠方即在腳下。
但是既然已經被迫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要想辦法把這條路走好。畢竟…畢竟他們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個體,在最絕望時甚至可以選擇自我了斷。他們是一個族群,他們有他們的信仰,他們有他們需要傳承的信仰。
剛離開故土的第一站,他們就到達了四川。
習慣田園牧歌生活的他們本就能歌善舞,所以開始遷移後,他們很快就掌握了一項生活技能,就是“賣藝”。
當然,想透過賣藝賺到錢,首先必須得是在熱鬧人多的地方,那樣才會有觀眾,其次就是要表演一些足夠吸引當地人的節目,那才能賺到錢。
出於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在一開始就隱藏起了自己的特殊能力,而且完全不會對外展示。
其實要是不需要隱藏自己能力的話,他們隨便表演個胸口碎大石,單手舉大鼎之類的,也能賺錢。但是當時他們確實不能外露這些本領,於是便只好邊走邊琢磨其他的表演方式。
他們首先學會的,就是他們第一站到達的四川省所特有的當地曲藝表演,“川劇”。
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再加上也沒別的事可幹,就全都專心的學起了戲曲,很快就掌握了這種表演形式的大部分技巧,足可以拿來當作傍身技能,賣藝求生。
平時他們趕路時,遇到的多是荒無人煙的野地,那種地方就不用表演了,別說人,那種地方連個猴兒都沒有,表演給鬼看啊?但是一到繁華地帶,他們就會開始靠賣藝賺錢。
四川,天府之國,不可謂不富饒,只要不是遇上接連好幾天的野外趕路,他們基本都不會餓到,而且能吃到真正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