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9日,星期天。
兩天前,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系的老師們,單獨為顧鯤一個人組織了提前期末考試,以便禮送他提前考完、去大洋國為一個多月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做準備。
期末考試的卷子,其實並沒有單獨另出,顧鯤考的這一張,就是半個月後他的同學們要考的。反正大學裡的期末考試也不用特別嚴密,這不比高考,也沒人費盡心思作弊。
考完後,顧鯤就連夜飛回了蘭方,他需要在赴大洋國之前,最後巡視一遍自己的事業。
蘭方港的維修船塢碼頭上,一艘巨大的未完工母艦,已經停泊在那裡。焊弧飛濺,鍛錘轟鳴,改裝工作如火如荼。
儘管“伊薩科夫號”和“哈爾科夫號”在前露西亞時代,級別代號相差不大——後者叫1143型母艦,前者叫1143.5型,似乎前者只是後者的改良升級版。
但是,看到實物之後,大家就會充分意識到,這倆玩意兒的實際價值還是相差甚遠的。
“哈爾科夫號”標準排水量只有3萬2千噸、徹底滿載後可以達到4萬1千噸。而“伊薩科夫號”標排就有4萬5千噸,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6萬噸。
這直接就是大了足足50%的噸位。而且艦載機能力也從30架提升到了50多架,一艘幾乎能頂舊貨兩艘使。
機型的質量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舊貨只能用雅克38級別的輕型單發戰鬥機,新貨卻能使用七八十年代新研製的雙發重型戰鬥機。
效能上的巨大差異,讓顧鯤覺得,先拿“哈爾科夫號”來打個掩護、額外丟500萬美元賣廢鐵成本,是完全值得的。因為新籌碼,能為他得到更多的遠期利益。
為了給“伊薩科夫號”進行博彩船改裝,蘭方港也是額外進行了一大堆新的建設:
之前蘭方港只有一座4萬噸的維修溼船塢,是之前修“哈爾科夫號”的時候造的,累計投資1個多億人民幣。
今年,又造了一座6萬噸級新維修溼船塢,總投資2點4億人民幣。
或許外行會覺得這個造價有點貴,但行情就是這樣——常規來說,一個只能維修的溼船塢,要比純粹的停靠泊位貴至少五倍。要是能從無到有造船的幹船塢,那就比溼船塢再貴五到十倍。
停船的碼頭兩三千萬一個,修同樣大小的船就要一兩億,造同樣大小的造船廠就得十個億。
因為之前跟中遠方面進行港口建設投資時,就讓中遠佔股了51%,所以這倆船塢也是作為港務局資產的一部分,由中遠和顧鯤分別出錢投資。
中遠一共花了1億8千萬人民幣。
蘭方這邊王室和薩武洋本來應該出1億2千萬、顧鯤出5千萬。
不過王室方面對這些資金佔款過多的專案不是很感興趣,因為之前港口占股方面王室壓根就沒出什麼錢,是拿國有土地出資的,他們完全沒有拿出大筆現金的覺悟。
所以這次最後王室方面也只出了8千萬,剩下9千萬就由顧鯤投資。
當然顧鯤這錢肯定不是白出的,他多投了之後就要加持在蘭方港裡的佔股比例。所以三方最終的佔股比例,作了如下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