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195章 馬風也是鄉巴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5章 馬風也是鄉巴佬 (2 / 3)

“有個屁尷尬的,過去玩一把不就熟了。”馬風抖了抖身上西服的襯肩,略微吊兒郎當地就一搖一擺走了。

丁三石比馬風要點面子,還是慢慢踱步跟在後面暗中觀察。

他們透過兩道電梯和傳送帶,輾轉來到副船體船頭底部艙室,前前後後足足走了3分鐘。

主要是因為三體船的主船體和副船體不是全部連通的,只有在中後部甲板才連通。

所以要從主船體的中前部舷側到副船體的船頭,得往後繞一繞,船體又那麼長,一來一回一上一下,足足走了兩三百米遠。

一條船上,看起來只隔了二三十米遠的兩個點,走路卻要兩三百米,走到的時候,馬風也不得不搖頭嘆息了一聲:

“我算是知道有時候我給顧爺打電話時、遇到顧爺在家裡,他會跟我說在自家陽臺上跑步了,開始我還以為他是用跑步機呢,後來才知道他家陽臺就是昭明宮的城牆改的花園,沿著城牆頂跑一圈可不得兩里路呢。以後他不光可以在陽臺上跑步了,這遊艇走一遍都挺鍛鍊身體的。”

丁三石撓撓頭:“在城牆上跑步?那多沒意境,對著一堆石頭。”

馬風哂笑一聲:“沒見識了吧,城牆稍微寬一點的,牆上面稍微有個幾米,就可以弄草皮花壇搞綠化,鳥語花香不比屋頂花園差的。

我去拜訪顧爺頻次高,見過好幾次了,蘭方大公朱猷棟預設他當女婿之後,昭明宮上上下下也稍微改動了一下,不傷古制重新裝修。

就說這圍牆頂上的花園,就是拿了五十年前梁先生給領袖被否掉的京城城牆改造方案,微縮了一下仿的,還請了梁先生的弟子、同濟建院的陳從周老教授幫忙細化設計的移植方案。”

丁三石到底在人文領域底蘊不行,聽了也摸不著頭腦:“哪個梁先生?”

馬風搖搖頭,微露鄙夷:“梁思成和林徽因啊!建國初京城舊城改造不就是他們牽頭的麼,當時梁思成想保留京城的城牆嘛,為了儘量不顯得封建餘孽,已經儘量挖空心思接地氣一點,建議牆頂改建成公園、只拆掉影響交通的牆段即可,只是後來被否了嘛。

顧爺是胸中有大丘壑的人,我看蘭方本來被殖民中斷了130多年,84年重新獨立時本來已經古風幾乎無存了。現在被顧爺撿起來重新修整不過五年,以後說不定就以小中華自居了。

現在網際網路興起,旅遊業被輿論裹挾也厲害,什麼‘唐宋在曰本,大明在南韓’的吹噓到處都是。我看以後看唐宋遺蹟去平安京依然是免不了的,但是看大明遺風倒是不必去漢城看景福宮了。

蘭方好歹是用人民幣、說漢語,昭明宮就是大明時候留下來的宮殿,連過氣該拆的城牆,都用我們毀滅古蹟那二三十年裡否掉的先賢方案改造了,以後懷古還是去蘭方看看比較有檔次有體面。”

丁三石見馬風這廝聊到他這個工科生的知識盲區了、還依然滔滔不絕,連忙試圖打住:“行了別扯這些了,看看這地方幹什麼的吧。”

說著,兩人就在艙室門口的女服務員引領下,走了進去。

進屋之後,他們才意識到,這個位於副船體頭部的水下透明艙室,比他們一開始在上面透過海水遙望時看到的還要震撼。

“這……這是在水下衝浪?海水不會徹底淹沒導致沉船的嗎?”馬風直接就震驚了。

原來,這個艙室的艙頂,都已經在水面以下一兩米的深度了,而艙底就更是在水面以下接近5米深了。

艙室除了部分金屬框架之外,大部分結構是類似於耐壓鋼化玻璃的,但肯定不是簡單的耐壓鋼化玻璃。

在這個艙室裡可以看到船以二三十節的高速在往前狂飆,而艙最前部還有幾個開口,直接就可以讓海水以高速高壓湧進來、透過一個涵道限流後沖刷在艙底自然積起的水池裡,最後又透過類似於潛艇排水上浮時的氣壓增壓泵排出船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