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120章 輕鬆跑路(東南亞金融危機部分劇情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 輕鬆跑路(東南亞金融危機部分劇情完) (2 / 3)

梁勁松對於顧鯤“年底開始要準備加速跑掉地產股”的佈局,也是頗覺一個頭兩個大。

因為梁勁松畢竟是香江本地人,他對香江的很多產業是有慣性的感情的。

98年這個節骨眼上,雖然香江房價比去年剛回歸的時候下跌了一成多,但大多數人並不覺得這會是一個房地產就此萎靡的轉折點。

相反,包括梁勁松這樣的金融財政精英,到李老闆鄭老闆那些地產大亨,都反而在幻想著一種“薄利多銷”的前景。

沒辦法,誰讓歷史從來沒有這方面的先例呢。

“薄利多銷”在任何其他經濟領域都是適用的,價格下跌的時候銷量肯定會上去,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常識。

至於曰本人在五六年前,倒是經歷過一波“價格暴跌後,成交量也暴跌”的例子。但98年的香江人從來不把曰本人的經驗為普遍法則,反而認為那不過是“房地產泡沫總體崩潰”後導致的個案。

而香江的地產可不存在“泡沫被瞬間刺破”的問題。大家都認為,如今的房價下跌,不過是迴歸之後當局每年可以賣的土地數量漲了幾倍,是正常的“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跌”,是健康的。

人民還不應該趕緊來買買買?

98年的房地產市場,除了曰本這些崩盤型的之外,確實少有“房價跌了就不買”的先例,大家看不明白也沒辦法。

可顧鯤是什麼年代回來的?他是最瞭解“房地產剛需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別說什麼買房是剛需!丈母孃逼買房是剛需!都是扯淡!

充其量只能說“有房子住”是剛需,但“買”這個動作絕對不是剛需!

只要房價看起來會跌,一堆兒曾經信誓旦旦說是剛需的人,都會瞬間選擇只租不買。

反正又不會漲,買個屁啊!

房子的消費屬性,只在住和租這兩個環節存在。而到了買這個動詞,別懷疑,絲毫消費衝動都不含,100%純粹只是投資。

所以,顧鯤知道,“泡沫沒破,只是理性下跌”的樓市,也是會沒人捧場的。

他在這一點上比梁勁松堅定,比其他香江投資大亨堅定,就足夠佔到很大優勢了。

這至少能讓顧鯤在撤走的時候,決心比別人大好幾倍。

“……反正不管你怎麼想,我就是要地產股按照這個速度跑掉!你可以做的,不是幫我糾正我的決策,最多隻是告訴我,如果我堅持這麼幹,會損失幾成市值——也就是說,你的職責,是讓我用盡可能少的損失,把錢套現出來。”

不管梁勁松是否理解,顧鯤把上述道理拐彎抹角說清之後,就直接這樣死硬下命令了。

梁勁松只能無奈地聳聳肩:“好吧,既然你願意為這個決策承擔一切後果,我幫你執行就是了,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們按照最簡單的演算法,您當初建倉這些地產股的時候,普遍是在七八千點的點位。而現在還剩一萬三,我們平均來算,我能夠把這260~280億市值的地產股,變現150~170億美元,那就是極限了。也就是說,最壞的情況下,那你要做好損失110億市值、把股票變回錢的打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