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善意結盟之下,李靜深也會投桃報李,利用他在馬來西亞的勢力,幫顧鯤排除別的競爭對手,就當是一種“劃分勢力範圍”了。
反正馬來西亞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也管得不怎麼嚴。
李靜深也是商界摸爬滾打幾十年了的,顧鯤的橄欖枝他怎麼可能聽不懂。
他只是算賬沉吟了一下:“你憑什麼覺得未來幾年棕櫚油和天然乳膠的市場需求會有那麼大?以我的實力,全力以赴擴產當然沒難度,但是我看不到有那麼大的銷路。”
顧鯤一語道破:“我覺得,未來五到十年的華夏市場,可以把你的產量消化掉。你應該想想,前幾年,華夏大陸還處在多麼貧窮的狀態,那時候灣灣人說大陸人吃不起泡麵,灣灣人在特區火車站吃泡麵都能引來圍觀,那都是事實——只不過,是90年代初的事實,現在已經極大改觀了。
前些年的華夏人,都是覺得出去吃飯一律是奢侈行為,屬於‘下館子’,對包裝的製成食品需求也一直被壓抑。可是,現在這兩年,我覺得華夏市場人均收入的提升,對食品工業的需求拐點已經來了。泡麵也好,餅乾也好,將從‘輕奢品’徹底變為日用品,這裡面的市場是非常大的,您應該不至於沒有調研。”
棕櫚油這種油料是熱帶特產,但華夏人自己做菜是不會用的,最大的消耗大戶,就是泡麵企業炸麵餅的時候要用,還有就是各種餅乾麵點之類的加工食品。
包括街邊的正新雞排或者別的炸串炸排店,用的那種一塊塊純白固體的油,都是棕櫚油。
棕櫚油炸東西氣味還是挺香的,只不過跟其他植物油相比脂肪酸飽和度比較高,介於植物油和動物油之間了(所以才跟豬油牛油一樣是白色硬塊狀的),因此後來被冠以“不健康”的惡名。
不過顧鯤也知道,華夏人講究健康、泡麵銷量下滑,那都是2015年之後的事兒了,如今起碼還有15年的時間供各種加工食品油料漲價旺銷。
至於橡膠的需求倒是稍微落後一點,如今華夏人還太窮,都是睡便宜的席夢思,或者用到橡膠的地方也都是便宜的合成橡膠。
到東南亞旅遊的時候帶天然乳膠床墊的購物習慣,基本上還要七八年才能初步形成。
不過,既然是忽悠李靜深投入,顧鯤也不吝牛逼吹大一點兒。
至少,顧鯤敢確保,如果他在蘭方搞這種旅遊購物,以來蘭方消費的遊客的消費潛力,花上千塊錢買個天然乳膠床墊應該還是買得起的。
只要品牌建設也跟上,跟讓買家裝到逼,有面子就行。
婆羅洲這地方種橡膠條件很好的,比泰國和越南的橡膠產業肯定更有前途,歷史上只是沒卡住位,被泰國人佔了品牌先機,加上泰國是比較偏佛的世俗國家,華夏旅遊引導做得好,這個產業才旁落了。
李老闆總覺得還有點不靠譜,但是在顧鯤擺出“你不干我就親自幹”的姿態威脅下,他還是決定談一個框架性的君子協定再說。
這也只能是君子協定了,因為如果要落實為協議的話,那是不合法的,屬於“瓜分市場、排除競爭”的壟斷行為。
但是大家都是體面人,還有李州長和蘭方大公做個見證,李老闆相信顧鯤不敢瞎扯不守信用。
把李靜深的主要擴張方向限制住之後,顧鯤少不得跟雙方繼續大談特談其他產業前景。
“我覺得沙撈越的其他礦冶行業、原油、煉化,各種原材料產業,都可以加大開發力度。以應對未來華夏市場的龐大需求,近水樓臺先得月。
大家都是華人,你們都姓李,祖籍胡建,要想回國賣礦,肯定比澳洲人有優勢。現在的各種原材料價位低迷,那都是冷戰結束後的後遺症,等到WTO擴張後肯定不會持續的。
我們蘭方港這幾年會投建20萬噸以上的礦砂船/油船碼頭。我想得很清楚,集裝箱中轉我們是幹不過李家坡的,但是散貨船和油輪的中轉我們前幾年就已經在做了。
將來沙撈越乃至整個婆羅洲的大宗資源產業進一步開發,蘭方港定位為資源出口港的吞吐量,一定可以吃飽。
到時候,你們使用蘭方港、蘭方機場的費用,以及跨海大橋、其他配套道路的設施費,會非常可觀。如果你們想節省一點過路費,不如現在就跟我們一起投點先進,趁著金融危機需求不振、物價和勞力低迷,把攤子鋪起來。
如果你們不願意出錢,那就真的只能按照李老闆剛才說的,那土地和一定量的礦冶勘探開採權來交換入股了,或者就等著將來全額繳納過路費和港口機場使用費。”
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