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78章 剪不斷理還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章 剪不斷理還亂 (1 / 2)

劉民僅僅讀了第一條普惠的政策利好之後,那些不準備移民的年輕水手們,內心的不平衡,立刻就消散了一大半。

“個稅起徵點從每月300令提高到1000令?這讓利幅度倒是有夠大的!”所有人都不禁如此想。

蘭方如今的稅法類條款,大多數是84年剛建國的時候定的,有些影響比較大的,中間調整過,而個交稅還是第一次調。

主要是因為84年剛立的時候,“月入300”屬於高薪,大家都覺得挺仁政,很滿意了。

按照舊的令吉與人民幣匯率,當時300令吉就等於800人民幣。參考華夏80年代初那些個人稅種的稅率,起徵基本上也是800塊。

比如著名的稿費,1981年剛定起徵點的時候堪稱非常仁政了,居然允許作家每月800塊以內不用交稅,當時絕對是超高收入。

蘭方這邊,建國的最初三四年,99%的人是不用交所得稅的。

也就進入80年代末,隨著東南亞經濟的進一步騰飛,平均工資開始超過300塊令吉,今年更是人均工資達到600令,所得稅成了名副其實的工資稅,只有低於社會平均工資一半的人,在蘭方才不用繳稅。

現在,大部分人剛剛開始有點心疼,因為金融危機,朱猷棟大筆一揮,把起徵點調高到一千令,估計大夥兒又能好幾年不用交了。

只可惜,很多人沒有看出這裡面的貓膩——因為立法習慣,蘭方新的個稅條例上寫的統計單位,依然是令吉,沒改過來。

不過,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修成人民幣了。

只是因為令吉兌人民幣剛剛跌了25%,所以修成人民幣之後,其實升幅也就沒那麼誇張了。按照舊匯率,1000令等於2200~2300人民幣,新匯率才等於1600~1700人民幣。

所以,顧鯤新定的標準,也就跟華夏21世紀初的“1500以下不交稅”差不多罷了,沒有這些漁民們此刻腦補的那麼多。

這並不是顧鯤摳,不夠仁慈,而是他深諳幸福感之道。

幸福感這玩意兒來自於對比,來自於意外的進步。

好處要一點點放給普通人,他們才會感恩,一下子放完人民其實沒多少獲得感。

看完個人所得稅之後,劉民又繼續往下看,然後就看到一條讓他個人最驚喜的優惠。

“連車船運營稅都降低了?哎呀,這不是對船東極為利好麼。還有部分的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看來,國家這是對於任何有正式工作的打工者、企業主、漁業物流業經營者,都普遍大力度補貼了。”

“讓我算算這個賬……個交稅每人每月平均少交幾十塊錢,一年幾百塊。有車有船的人,每年額外再節約兩千多、服務業企業主節約也差不多。另外國家還第一次提出給柴油補貼……

這麼一算,不算柴油補貼,七年節約的錢,就可以跟那些放棄國籍移民的人一次性買斷拿到的優惠相當了。家裡漁船貨車功率大的,有柴油補貼,五年就能完全回本了。那咱這種勤奮的人,還是繼續當蘭方人吧,馬來的個人稅負不低的,一次性為了補貼一筆,不留後路,太不划算了,有顧老闆在,未來蘭方經濟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劉民和他老婆汪菡互相算了一筆賬,覺得做蘭方人很划算。

一群水手裡,只有一個人抱怨了一句:“怎麼就補貼漁業服務業物流業呢,看來看去沒看到保護包租公和農場主的。這是赤棵棵地歧視地主啊!”

原來,這位水手家裡,有親戚是地主兼包租公,有一些種植園,在主城區還有幾幢房子收租。而顧鯤的這次調控,完全沒有補到這部分人群。

劉民內心不屑:哼,地主和包租公有啥好保護的。就蘭方這小農經濟,一看就沒競爭力,還不如讓顧鯤搞土地兼併呢。

心裡這麼想,嘴裡卻不能直說,他只是繼續在報紙上找政策細節,然後指著一條新發現說:

“怎麼沒有補貼?這條不是說了麼,凡是想要移民去馬來亞、享受馬來亞商業養老金補貼的,如果自有資金不足以在古晉置業,蘭方慈善基金會願意按保護價回收其在蘭方的土地產權,以所得金額在古晉或吉隆坡、檳城、柔佛巴魯置業。

種地租房的,要是真想佔點一次性的便宜,可以把蘭方的土地權放棄了移民的嗎。顧鯤給的保護價可比目前的市場價還高30%呢,夠意思了。現在檳城柔佛巴魯那種地方房價都因為危機跌了,趁機抄底從此去柔佛巴魯當包租公不好嗎?”

那個家裡有包租公的水手一聽,覺得道理也算不錯。

雖然蘭方看起來因為有顧鯤,前途不錯,但靠顧鯤一人之力,應該也無法讓蘭方超越大馬甚至李家坡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