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20日。
第18屆世大運閉幕前的最後一個週末,也是顧鯤上場參賽後的第一個週末。
位於福岡市最熱鬧地段的北九州游泳中心,傳出一陣又一陣爆發式的聲浪,惹得外面路過的尋常曰本民眾頗覺摸不著頭腦。
曰本人向來是很含蓄很內斂,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的。屬於那種鄰居串門送他塊西瓜、他恨不能第二天就還一盤聖女果、把人情趕緊還清心裡才舒坦。
這樣的民族性,卻讓場內吶喊起鬨的聲音響徹到擾鄰的程度,場外上了年紀的曰本“紳士”無不搖頭感慨世風日下。
“不就是個大學生的運動會麼?搞這麼一驚一乍。”
“不過真是好奇到底怎麼了,要不買張票進去看看?”個別正好比較閒的路人,就起了湊熱鬧的心思。
大家也沒想過票賣完的問題,因為除了奧運會之外,其他賽事只要不是足球棒球,票是不可能賣完的。
游泳館裡的都是競速比賽,怎麼可能賣完?
然而,這一次曰本路人們紛紛失算了。
“死尼瑪塞,票已經賣完了,不過可以繞到後廣場,有大螢幕轉播場內實況哦。”售票員非常禮貌地解釋。
“真的沒有了麼?”人群中一個初中生模樣的少年人,聞言非常沮喪,焦急地插隊擠到視窗,確認壞訊息後又忍不住在排隊人群裡喊起來,
“我是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有人連破蛙泳世界紀錄,從東京連夜坐新幹線來看今天的比賽的!有沒誰有票願意轉讓的?我出五千円!一萬円也行!”
這種游泳比賽的門票,原價只要一千五百円而已。
售票視窗的工作人員很想提醒他:倒**賽票是不對的。
但是看著中學生焦急熱切的樣子,沒人忍心阻止,很快還是有一個原本在旁邊徘徊的男人,偷偷拿票賣給了他。
少年拿到票就連忙竄進了賽場。
跟少年一起來的,還有一箇中年婦人,看起來似乎是母子關係,應該是不放心初中的孩子出上千公里的遠門。因為票不夠,中年婦人也就跟著其他沒買到票的人,一起,轉到游泳中心的後廣場看大螢幕。
其他看熱鬧的吃瓜群眾自然要跟她打聽:“這比賽是遇到了什麼突發**麼?這麼斯國一?值得臨時從東京趕過來看?令郎是幹什麼的?對游泳很有興趣。”
婦人點著頭回應:“犬子北島康介就是練蛙泳的,比較關心這方面的新聞,昨天在朝日新聞的體育版和NHK體育頻道上看到有人一天之內連破三次蛙泳100米世界紀錄,所以忍不住臨時要來看——聽說今天還有那位大神的蛙泳200米比賽。”
“斯國一!那我們也趕緊看吧!”所有在場的曰本人都被這個新聞震驚了,哪怕原先不關心體育的,好歹也希望見證一下奇蹟。
重要的不是體育,而是參與到歷史見證中的豪邁感。
這世上,正常人一輩子能逮到幾次近距離圍觀世界紀錄誕生的機會?
如果再加上一個限定條件,頻繁、連續誕生世界紀錄,那更是誰都沒見過了。
不看要後悔一輩子的。
獵奇的歡呼,在廣場上越聚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