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白銀本身價格來賣的話,1比索的銀子只值6~7美元。而普通年份差一些的墨西哥鷹洋,只能賣10~12美元。這批早期鷹洋賣到30美元,關鍵是量還那麼大,顯然是因為老外的愛國情緒被利用了。
這一批1560年鷹洋,規模足足有10幾萬比索!所以這一單拍品,就是超過500萬美元的成交額。
而這次可以拿來拍的銀幣,起碼超過100萬比索,所以後續還有更多年份相對不值錢的大路貨,在等著出貨。
爭奪還在繼續,不過沒有一開始那麼激烈。
而拍賣行顯然也深諳帶節奏之道,每次拍了幾波銀幣之後,都會摻雜一些文物價值更高的通巴加黃金面具、瑪雅黃金太陽圓盤……
收割盛宴還在繼續。
……
拍賣行的另一間幽暗的包廂裡,顧鯤和範比爾松、律師索菲雅小姐坐在一起,喝著香檳歡慶勝利。
“你們荷蘭人真是節奏大師,帶節奏這方面我們東方人真該好好學習。”顧鯤虛心地承認了自己的不足,敬了索菲雅一杯。
索菲雅當仁不讓地喝了,因為酒精的作用,臉色有些紅暈,說話也絲毫沒有了謙虛掩飾,而是得意的顯擺:“我讓你別藏著掖著、把所有拍品都拿出來,這個決定果然很英明吧?”
“英明英明,跟你的建議相比,我一開始的計劃真是蠢透了。”顧鯤也很實事求是,誠懇地承認了。
如前所述,顧鯤一開始的計劃,只是租了一架C130運輸機、弄了一集裝箱的貨來荷蘭賣。
還有十幾噸好物,他是怕賣不掉、以及一次性放出太多導致行情下跌,所以留在蘭方沒帶來。
但是,隨著前段時間炒作帶節奏的巨大成功,以及索菲雅建議他找幾個托兒噁心西班牙人之後,顧鯤一開始的計劃就顯露出弊端了。
“你找了托兒的話,難免會有個別標的假戲真做抬得太高、西班牙人不接盤,導致砸在自己手上的。你與其讓托兒損失拍賣保證金、舉了牌不買,還不如直接買下。
這樣,你也犯不著挑一部分貨來賣了,直接全部拿來,最後假戲真做做崩了的部分,砸在自己手上了,你再拿回去自己收藏也好,開博物館也好。”
這,就是索菲雅當初對解決“托兒演過頭”問題的方案。
顧鯤一開始還是比較懷疑的,他反問了一點:“可是,自己買下的話,還要給拍賣行成交佣金吧?成交佣金不是比托兒預付的拍賣保證金還貴?”
拍賣保證金一般只有一兩個百分點,而交易佣金高的有15%呢,大額打折後也有一半。之所以這麼設計,就是拍賣行為了防止“找託託崩了之後,假戲真做買下”——因為你假戲真做了,也要給拍賣行送錢。
就好比狗東上那些薅羊毛的黑產,只要你給平臺上供了一定比例的佣金,那你刷單也就刷單了,平臺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面對顧鯤的這個顧慮,當時範比爾松和索菲雅律師,卻露出了神秘微笑:“你以為,拍賣行說要收的保證金,就一定要全額收,不會檯面底下假賬退賠的麼?只要你能擴大拍賣標的範圍,讓他總體上賺到更多,這些黑賬都是能私下詳談還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