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37章 我不犯不代表我沒能力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章 我不犯不代表我沒能力犯 (2 / 3)

烏經緯這種應價的話術,屬於“讓利不讓氣勢”。

因為一般賣方只要答應給打折,都會落入弱勢地位,形成“這次談判的大環境是買方市場”的心理落差。

一旦被對方砍得狠了,滾雪球滾起來,要麼賠本,要麼談崩。

但如果說“這次打折只是因為看重後續合作的規模,所以願意為了展示實力而打折”,就不至於輸掉氣勢。

1994年,國企的商務談判人員,能掌握到這一步話術,水平也不能算差了。

烏經緯也沒讀過大學,都是人情世故中歷練出來的酒桌談生意話術,儘量兼顧面子、義氣和利潤。

這個鍋就甩給了顧鯤,他得負責證明後續合作規模夠大。

尤其不能讓人識破他的真正資金實力,被當成是空手套白狼的。

顧鯤想了想,掏出雪茄剪,剪了一根雪茄,劃了一根硫磺火柴點上。

“幾千噸的我暫時用不上,我不跑太平洋,週期短。有按照貴國行業標準、屬於中型漁船的,先給我頂格來一艘,我可以立刻付六成或者七成,具體看貴國這邊的貸款按揭政策了。”

烏經緯一聽,抓住一個要點:“顧先生買船還要貸款?”

面對這個問題,顧鯤當然沒有選擇,他只有打腫臉充胖子:“誰幾百萬的固定資產添置不貸款,生意再大,也要適當負債經營嘛,烏廠長可能不太瞭解資本注意國家的經營風格。”

烏經緯一笑:“但我們華夏,如今利息可高,定期存款的年利率都11%了,貸款12.6%,顧先生真要頂著這個利息貸款,也在所不惜?”

烏經緯說的是實話。

80年代後期,一直到96年,國內銀行利息是很高的。

而且從90到93。年年加息,最近的一次加息,是1993年7月1日,一年定存11%,是整個90年代的歷史最高位。

這個高位要持續到96年的5月1號,一次性下調25%利率,一年期利息降為9%,當年8月份再降兩成、到7.5%,華夏才算走出高利率時代。

只不過,顧鯤上輩子發跡要慢些,所以利息最高的那幾年,他壓根兒就沒資格來華夏貸款,所以不知道這個情況。

誰也不是帶著歷史課本重生的。

被烏經緯當面點破,他便有些尷尬,只能立刻強行找藉口掩飾。

“我知道貴國利息確實高,不過沒關係,我賭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波動能夠抵消掉這部分財務成本。我打算只貸半年按揭稍微週轉一下,年底就會還清的。”

他不知道半年期利息是多少,所以沒明說。

倒是一旁看熱鬧的馬風,出於為交易雙方提供諮詢的善意,主動掃盲了一句:“現在半年期的存款年化利率是6.66%,貸款年化利率7.5%。所以貸款半年的話,付貸款額3.75%的利息就可以了。”

馬風這句話,歪打正著略微幫顧鯤解了圍,顧鯤立刻接上這句話談笑風生:

“對,才不到貸款額的4%,可以接受。而且我也知道,你們華夏央行如今的高利率,主要是為了防止資金出逃吧——在人民幣跟美元剛放開匯率管制的第一年,很多人都看衰匯率。

而給一個超過10%的定期高利率,可以誘使大家放心把人民幣繼續持有存著,哪怕貶值一點點,利息上的額外收益也能補回來。我就賭貴國的匯率並軌過渡期有一年,也就是到今年年底,所以我的貸款也貸到今年年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