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來,精神狀態非常好,風力也更小了,只有三到四級,很適合潛水作業。
顧鯤二話不說,就準備開幹。
首先,他測定了一下自己目前的位置。
然後拿出出發前,根據記憶在海圖上草草標註的那幾個座標。
這些座標,都是顧鯤後世從已經解密的文件裡看來的,前天意識到自己重生了之後,他回到家就第一時間掏出小本本,把還記得的那些資料,連忙記錄下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事實上,顧鯤能記住的這部分,跟他前世看過的資料總量相比,只佔了不到兩成。
畢竟誰也不是預料到自己要重生、提前時刻準備著。
所以如今只能記得哪些就撈哪些,沒得挑食。
“最近的一個水聽站,應該在山口洋港正東17海里、偏南2點5海里,與伯努阿島之間的海槽內。我現在的位置是山口洋港正北的近海,直線距離還有27海里,經濟航速還要開兩個半小時。”
顧鯤自言自語唸了一遍,然後絞起船錨,啟動柴油機,調準航向直奔而去。
在海上一個人開船久了,難免會因為無聊而神經質。所以老水手都習慣把心裡的想法自言自語說出來,製造一些社交錯覺。
看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就知道他們捕個魚都能嗶嗶叨叨半天。
海明威算寫作風格最簡練的作家了,所以海明威筆下都碎煩的人,肯定是真碎煩。
兩個半小時後,機帆船停到了一號目標點。
顧鯤下錨熄火,換上潛水服和氧氣瓶、手腳蹼、潛水手電,先下去探探路。
入水感覺很良好,他的聽覺異能又開始發揮作用了。
附近幾海里內鯨魚、船隻,只要是長度5米以上的活動目標,全部能判斷出方向。
而對於幾百米之內的目標,探聽精度就更高了。基本上可以做到連海豚或者金槍魚這種1米左右的動物都聽得見。
凝神感受了一會兒,顧鯤很快就發現了目標位置。
在他東北方五六百米外,有一個被重錨固定的金屬浮筒,在海槽中順著洋流來回擺動,發出空響的迴音,深度大約80米。
對於正常人來說,80米的潛水深度是非常危險的了,但顧鯤顯然不是正常人。前天出航的時候,他本來還想測試一下自己的潛水能力,可惜當時水太淺,如今正好用這個練練手。
地球人的無器械潛水記錄是120米,穿增壓服記錄能到330米。顧鯤覺得80米對他來說毫無難度。
他慢慢遊過去,靠自己的力量急速潛到指定深度,然後開啟潛水手電貼近觀察了一下,果然是個幾米長的圓筒,兩端是半球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