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偶爾賣一個,還能解釋是漁船拖網不小心割到的,賣得多就沒法解釋成巧合了。
最重要的是,蘭方人不要這玩意,因為蘭方沒有國防。
就近出貨只能賣給大馬。而大馬也不夠胸懷大志,所以賣不出高價。
思之再三,顧鯤心中有了決斷:這次出海,能找到幾個就割幾個,但暫時只出手一個。剩下的找個地方藏起來從長計議。
至於自己的合法收入來源,主要還是靠捕撈海鮮的生意來掩蓋。
想明白一切後,顧鯤說幹就幹,立刻仔細檢查了一下自家的船況,看看明天能不能出海。
上次出海後,剩下的柴油還不少。向西往返一趟淡美蘭群島,也不過兩百海里,還是夠用的。
但是這次遭遇了風暴,略微有些受損,簡單修復也得上千令吉。
另外這次出海估計要一週,顧鯤要給妹妹留足口糧和生活費,他自己也需要補給品。
他決定找人借錢。
……
半小時後,顧鯤踅到鄰居劉民家。
劉民就是顧盼口中提到的那個“劉叔”,四十歲光景,是他們父親當年的戰友。他家如今挺寬裕,有幾萬令吉積蓄和一條兩百噸的漁船、僱了三四個水手幫工。
只是劉民娶妻後怕老婆,所以從來不幫襯戰友的後人。
因為大風天,劉民也沒出海,一家人都在。
看到顧鯤,劉民沒敢立刻吱聲兒,倒是他老婆汪菡笑著招呼:“呦,小顧啊,坐,別跟嬸子客氣。”
“嬸子您自便,不用招呼我。”顧玩也沒敢讓對方端茶倒水。
劉民偷看了一眼老婆,輕聲問:“小顧,可是有什麼難處?”
顧鯤也不廢話:“劉叔,我是沒辦法了,家裡一點餘糧都沒,冒險出海還遭了災。這次我痛定思痛,想問你借點錢,2000令吉,一個月之內歸還。如果還不了,你算我利息……”
一聽是借錢,汪菡立刻插嘴了:
“小顧,不是叔和嬸子不幫你。你叔也不容易,別看咱家船大,可是還欠著貸款呢,大風天沒進項,一天天的都是白花花往外虧,銀行才不跟你講道理,下個月按揭還得照還……”
顧家那條木殼機帆船,如果新造的話,也要五六萬令吉,不過已經是用了15年的二手船,拿去賣也就一萬多。
劉家的船有兩百噸,蒙了鐵皮的,還有電動絞索的拖網機,上上下下加起來,起碼值四十多萬令吉。所以憑劉家的財力也做不到全款買船,肯定要欠些按揭。
汪菡拿按揭的藉口來堵借錢者的嘴,也是屢試不爽了。
顧鯤不想跟婦人饒舌,就直截了當跟劉民開價:“劉叔,錢我也不白借。我想過了,要是這次出海回不了本,那說明我不是經營的料,以後我投奔你、幫你跑海。
你要是覺得我這一身本事,不值你賭一把,那我只能去找林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