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像是一個華貴的會議室,王座稍稍高一些,使得他能夠俯瞰眾臣。
而下面的眾多臣子,也都有自己的座位。
基本上沒有跪禮,除非極少數情形下,會有單膝跪禮。
不用祭天,也不用祭祀祖宗,而是要來到執政宮門上,面見十萬帝國公民,然後發表國王演講。
至此,一天的登基典禮結束。
新大炎帝國第一次擁有了國王。
……………………
接下來的時間,帝國的改革如火如荼,卻又隨風潛入夜地進行。
改革元老院,成立內閣和樞密院。
內閣掌管政事,樞密院掌管軍事。
另外成立了十五個部,比東方帝國的六部多了整整九個。
因為新大炎帝國是不一樣的,相較於傳統的六部,多出了科學教育部,實業部,建設部,交通部,殖民部,夷族部,內政部,陸軍部,海軍部,衛生部,外交部等等。
刑部改為了司法部,禮部取消了,兵部分拆了,吏部保留,戶部改為了財政部。
而且這些可能還不夠,未來還要增加。
這裡面大部分的部是歸內閣管理,關係到軍事的歸樞密院管。
而有些則歸內閣和樞密院共同管理,比如殖民部,內政部,夷族部。
按照之前的約定,元老院除了少數人出局之外,其他大部分人直接進入內閣和樞密院和帝國諸部。
姬戰領銜樞密院,原元老院執政宮退休,副執政官華弼領銜內閣。
姬聖年紀太大了,做完了這一切後,依舊選擇了退隱。
整個權力過渡非常平穩,幾乎沒有引發任何波瀾。
帝國中樞改革完畢後,接下來是地方官制進行改革。
新大炎帝國原本分為四境,但如今交通這麼發達,所以就不需要了。
四大境的主要官員,還有新宗黨的部分高層,剛好直接填補進入帝國中樞,擔任諸部的高層主官。
帝國直接劃分為十五個行省,郡和縣不變。
帝國九大軍團也暫時不進行改變,但是未來會發生變化。
……………………
帝國從中樞到地方完成了改革之後,立刻開啟了新文明運動。
各個城市,各個礦場,各個製造廠,立刻進行電力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