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皇帝的聖旨上寫得清清楚楚。
賜雲中鶴國姓,冊封為雲國公。
這是什麼意思,從今以後雲中鶴就是贏中鶴了?這是享受皇族待遇了嗎?
還是像明朝皇帝賜鄭成功為朱姓?
但這還沒有結束,旨意上還寫著從即日起,雲中鶴開始全面接管大贏帝國黑龍臺。
怎麼回事,非但不殺他雲中鶴,反而還要給他這麼大的權力?
陛下啊,您究竟在想什麼啊?
但是大贏皇帝的旨意,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就這樣,公孫羊帶著大贏皇帝的密旨,匆匆忙忙返回大周京城。
公孫羊離開之後,皇帝沒有離開,依舊在這個地下宮殿裡面漫步,彷彿想要感受這裡的歷史氣息。
…………………………
而這段時間內,大周帝國的易幟行動轟轟烈烈地進行著。
和想象中的一樣,大周帝國各個行省,非常積極地易幟,各個行省的總督,觀察使,各個州郡太守,分分上奏摺,效忠大贏帝國皇帝。
距離大周京城越近的文武官員,就越是積極。甚至很多總督為了表現自己的忠誠,索性直接進入大周京城,直接拜見贏且親王,表示效忠。
而更有甚者,更是上了萬民書,真的集合了一萬民眾的手印和簽名,表示無比擁護大贏帝國皇帝的統治。
總之就是各種花樣效忠。
收服大周全境的進度比想象中順利很多,唯獨兩個地方例外。
一個是南境,一個是西境。
南境大都護依舊是周隆公爵,他是大周帝國皇族成員們,而且執掌南境十幾年時間了,土皇帝做慣了,當然不願意就這麼將南境拱手相讓。
而且周隆再一次和鎮海公的史氏家族聯合起來,他們覺得自己有海軍,可進可退。
所以南境六個行省,都沒有上奏摺效忠大贏帝國。
不過這個周隆公爵本事一般,否則當年也不會壓制不住李文化,讓他跟著土人一起謀反了。
而且和史氏家族一起聯手,只怕也是與虎謀皮啊。
而且周隆公爵生性軟弱,他既不上奏摺效忠大贏帝國,但是也不舉反旗,就這樣苟著。
相比南境,西境就猛烈多了。
西境兩個行省,果然在大西帝國的支援下正式起兵。
鎮西都督扶持了周靈公爵成為新帝,建立了全新的大周帝國,他們完全不承認大周皇帝周麟的投降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