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御史臺和中國歷史上漢唐稍稍有些不一致,作為監察機構,這個世界的御史臺要龐大得多。
領銜的御史大夫是正二品大員,也被稱之為都御史,和六部尚書平級。
接下來是左右御史中丞是正三品,與六部侍郎平級,再接下來是左右僉都御史。
這五個人構成了御史臺的領導層。
胡庸便是左僉都御使,算是御史臺的第四把手,論權勢的話他當然不算是頂級的,但是論品級的話,他已經是高階官員了。
而且一旦外放的話,至少能夠成為一個行省的按察使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位胡庸絕對算得上是官場贏家了,而且他今年才僅僅四十二歲而已。
而且他的官場履歷算是相當豐富的了,二十五歲中進士,二甲第六名,算是一個很高的名次。儘管沒有進入翰林院,但是卻進入了內閣,幫助宰相們起草公文。
在內閣呆了三年後,就外放地方,成為了餘安縣令,這也是一個高配的六品縣令,正好也在江州。
做了五年的縣令之後,他再一次被調入京城,進入了吏部做員外郎,之後又晉升為吏部閬中。
兩年前御史臺發生了大變,於錚大人被趕出御史臺,宇文柱上位,跟隨於錚大人的一批官員也全部倒黴了,御史臺空出了很多位置。
於是這位胡庸大人立刻卡位,成為御史臺的四把手。
所以這一路上的仕途,他走的順風順水。按照這樣走下去的話,進入內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入主六部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執掌一省成為封疆大吏的機率非常高。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在仕途上春風得意的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大贏帝國黑龍臺臥底!
他這個臥底就很複雜了,他生是南周帝國的人,但他父親是大贏帝國黑龍臺臥底,母親也是。
他父親胡醒在南周帝國臥底了四十年,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做到了兵部員外郎,但是一直到死為止,他父親這個臥底都沒有被啟用過。
而胡庸在十三歲之後,就被父親告知了身份,然後不斷灌輸忠誠於大贏帝國的信念。
十七歲的時候,他出外遊學,被大贏帝國黑龍臺秘密接走,才答大贏DìDū生活了近一年時間,接受了各種訓練,而且還被大贏皇帝親自接見了。
回到南周帝國之後,他參加科舉考試,第一次失敗了。
但是第二次鄉試之後,就一路順暢,直接高中殿試二甲第六名。
在大贏帝國黑龍臺的運作下,他被送到江州做縣令,而當時滄浪行省總督正好是林弓。
在餘安縣令任上,胡庸政績斐然,很快就進入了林弓的視野之中,所以更加走上了官場的快車道。
他算不上林相的嫡系班底,但是第二線主力是絕對算得上的。
大好的前程啊!
然而現在他手中多了一張紙條,上面有一段秘密文字,是他剛剛破解出來的。
這一天終於來了!
胡庸本以為自己會像父親一樣,終其一生都不會被啟用,不會接到任務。
父親胡醒在世的時候,還每天耳提面命,對他進行洗腦式教育,要讓他忠誠於大贏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