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的建設工地這邊,留下足夠的補給之後,飛船便開始動身,前往HB000553m行星附近。
飛船上的3D製造裝置,也已經開動,開始建造一級的能量主炮、大型超空間通訊裝置和飛船上那種大型的超空間雷達等裝置。
這幾種裝備的建造圖紙,地球號飛船上的科學家們,如今也都已經順利仿製和設計好了。
因此可以透過飛船上的3D製造裝置,直接生產。
其中,大型的超空間雷達,是在葉恆他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恆星系,要建定居點之前,就已經仿製好的。
也是因為這套裝置的成功仿製,葉恆他們才有信心可以開始進行定居點的建設。
而1級的能量主炮,則是在葉恆他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恆星系建定居點之後不久,在抵達HB000442恆星系之前仿製成功的。
至於大型的超空間通訊裝置,則是前幾天才剛剛仿製成功。
有了這三種裝置,地球人類護衛軍的恆星防衛計劃,也才終於能夠開始進行。
&n行星,距離HB000553g行星,還是很遠的。
它們之間最近的距離,即便是光線,也要飛行5個小時的時間才能抵達。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超空間通訊裝置,兩邊的通訊就至少要延遲5個小時以上,那等訊息傳過來,黃花菜也都涼了。
而與此同時,新的太空軍部隊,也已經在訓練中。
雖然為了減少飛船上3D製造裝置的損耗,目前地球人類自己新的太空戰艦,才建了一艘。剩下的,要定居點那邊,用人類自己的生產裝置來打造。飛船這邊,只打造一些重要的裝置。
但用來做新的太空軍初步訓練,卻也已經夠用了。
這種按照過去地球上的颱風級潛水艇修建的宇宙戰艦,長度為172.8米,寬度為24.6米,高度33.7米。
標準配備人員120人。
由於目前,1級的能量主炮已經仿製成功,因此艦艇的前部,增加了1門100宇宙能量單位的1級的能量主炮。
雖然由於其他配套的充能設施還沒有研製好,能量裝置也不夠先進,每次攻擊,間隔的時間要長達5分鐘。
但總的來說,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攻擊性武器。
將來20艘戰艦,就是20門1級能量主炮,一次攻擊,比地球號飛船還猛。
總算是能讓定居點,有一定的防衛能力。
另外,這種宇宙戰艦,還裝有三座三聯裝的122毫米口徑艦炮、6座兩聯裝25毫米口徑機炮、12挺兩聯裝12.7毫米口徑速射機槍。
以及擁有8個導彈發射口,可攜帶總共72枚的新型導彈。
設計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2萬公里。。
續航時間為170天。
這主要看戰艦上的食物儲備以及燃料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