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皇城在杭州鳳凰山。東起鳳山門,西至鳳凰山西麓,南起苕帚灣,北至萬松嶺,方圓4.5公里。皇城內有皇宮,是皇室的居所。
現在趙嘉仁搬到了與皇城隔著西湖對望的後樂園,其中一大理由就是皇城的建築和塗裝材料普遍含有汞、鉛、砷等元素,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人體有不可逆的損傷。現在皇城大部分成了朝廷的辦公場所,一小部分作為儀式性場所。
走在皇城中,秦玉貞忍不住皺眉。理論上這裡才是趙嘉仁的家,而這個家現在正在大興土木。修建的所有建築都是給朝廷各部使用。
“卻不用著急。我覺得大概也就是百十年,首都大概還會遷移到開封。那時候就可以充分設計一個符合需要的完美城市。”趙嘉仁淡然說道。
“百十年?你再活百十年?”秦玉貞不解的問。
“我只是說趨勢,甚至不用百十年。只要天下太平,黃淮平原在五十年內就會恢復元氣,那時候遷都就變得非常必要。”
秦玉貞沒有接這個腔,因為乃是趙嘉仁的事情,而不是秦玉貞的事情。夫妻兩人又走了一陣,秦玉貞手指那些正在建設的房子說道:“原本我覺得鐵筋水泥的房子太硬朗,住了這麼久才感覺到好。只要把地下架起,不和泥地接觸。潮氣就低了許多。”
和趙嘉仁改建的後樂園一樣,那些正在建設的新建築都有一個地下室,這種模式在大宋是由趙嘉仁先提出並且實施。在21世紀,大部分像點樣的中國樓房都是如此。倒是在美國,因為普通人住的都是便宜木質房屋,純粹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值錢商品房比例其實很低。
回想過去,趙嘉仁笑道:“宋理宗當年只是在皇城裡蓋了一個亭子,就被反覆抨擊。木頭還是沒辦法和鐵筋水泥相比。”
大宋的建築多數都要用到木料,木料會變型,有種種建築模式上的限制。還有吸潮、發黴、被蟲蛀等問題,同樣存在易燃的風險。看著工地上那些預製板,趙嘉仁只覺得非常自豪。至少大宋人民可以提前進入一個新時代。
夫妻兩人邊說邊走,此時天色已經晚了,在皇城裡面的道路兩邊都掛上了氣燈。玻璃罩內放出明亮的白光,將附近的道路照耀的一片明亮。兩人正準備回家,卻有人走到了道路上跪倒。這下警衛員們立刻上前圍住此人,雖然聽到那人在喊叫些什麼,卻也聽不清楚。大概知道這人正在高喊“官家”,貌似是個想攔路喊冤的。
在封建時代,攔路喊冤大概是普通百姓的嘗試透過走體制內渠道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因為在古代大概只有秦朝才是一個主動的法治國家,其他朝代的法律只是為了被動應對問題。看著這個人,趙嘉仁忍不住想起白天的徐俊如,便是在朝廷內部,徐俊如也是個攔路喊冤的傢伙。當制度只存在發號施令與被動應對的手段,實際上就會發生這樣的局面。主動的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幾千年來大概只有秦朝和新中國而已。
想到這裡,趙嘉仁心中忍不住生出憐憫之意。他叫過警衛隊長,“去問問怎麼回事。”
警衛隊長連忙說道:“官家,這個人看來記得你的容貌。他說他是當兵退伍,黃河戰役的時候立了功,現在接了些工程。我們先查這個是不是受了什麼人唆使。”
趙嘉仁無奈的點點頭。夫妻兩人回到家,秦玉貞問道:“三郎,你很在乎那個攔路之人?”
“我不是在乎那個人,而是覺得這制度問題太大。我們也顧不到百姓,百姓們也沒辦法和朝廷通氣。”趙嘉仁嘆道。
秦玉貞不解的看著趙嘉仁,便是聰明如她也沒辦法想象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對趙嘉仁來說,這裡麵包含的內容可都是他有所瞭解的。據說隨著知青下鄉之類的技術普及,村頭都立起了大喇叭。每天來個‘最高指示’,雖然村民對於遙遠北京的事情其實沒啥概念,但是這樣的存在讓大家知道中央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卻是每天都存在於身邊。後來有了電視,大家的認識範圍就更大。制度就是存在,並且起作用,還在慢慢變好。
然而在大宋,這個制度根本就沒有覆蓋多少人,能提供的社會服務更少。不管是攔路喊冤的那個人,或者是憤青徐俊如,又或者是官家趙嘉仁,都面臨這個問題。
不管趙嘉仁怎麼想,一天24四小時一秒不會多,一秒也不會少。只要是工作日,他就得忙碌。兩淮產業佈局會議完成之後,那幫知州們中進士出身的傢伙對於在兩淮實施土改意興闌珊。那些非進士出身的雖然熱情很高,卻明顯不知道該怎麼做。
趙嘉仁在週休日那天請文天祥到家吃飯,文天祥上來就先問有關理學和土地私有制之間的關係。趙嘉仁便從書房拿了一個冊子給文天祥。這是趙嘉仁審定的《秦漢土地所有制以及土地經營初探》。
依託大宋的文化水平,趙嘉仁從故紙堆裡面找出了他想要的資料。這個資料理出了一個體系,在當年的關中、巴蜀、漢中三大平原上,秦國制訂了各種管理體系,從種植的作物,耕種,播種,降水管理,層層明確的體系確保了糧食生產最有利於國家管理。
文天祥一目十行的看過去,他這樣的狀元自有過人之處。看完之後文天祥又返回頭看了一遍,這才滿足的說道:“官家,人說朝聞道夕可死矣。這次歎服的感覺尤其真心。”
聽了文天祥的話,正伏案寫東西的趙嘉仁抬起頭,用嘲諷的語氣說道:“宋瑞,你可知道我為何看不起文人。秦漢過去千年,文人竟然寫不出一篇能夠講述秦漢強盛道理的論文。真真是無用至極。”
文天祥年輕時候就頗為自傲,以文人相輕的態度,加上文天祥家的豪富,他當然看不起其他文人。現在又經歷許多,聽了趙嘉仁的話,自然是點頭表示贊同。
趙嘉仁放下筆,“這個書我準備全國發行。而且在報紙上要做宣傳。”
“給書做宣傳,官家不怕弄到洛陽紙貴麼?”文天祥笑道。
“我這麼做是為了實施土地國有製做準備,認同這個制度的人越多,在未來的鬥爭中勝利的機率越大。你想,那些進士地主若是堅持反對土改的態度,那是一定要亂。”趙嘉仁給了答案。
文天祥文:“官家是想透過這些書讓進士們選擇支援土改?”
趙嘉仁搖頭,“我可不敢妄想我是靠一張嘴就能說服世界的人,這個書頂多是批判的武器,進行武器的批判,也勢在必行。”
文天祥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趙嘉仁說的都是大實話,肯定會有許多進士和地主們選擇對抗,甚至是武力對抗。到現在為止,的確不少人歌頌趙嘉仁的文治和仁德,但是壓倒性多數的人都稱讚的是趙嘉仁的赫赫武功。趙官家手裡掌握著現在全天下最強大的軍隊,趙官家也是現在天下最會用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