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你認識好的分析師嗎?或者團隊?”李牧看向王理。
“認識一個,但是我估計我們邀請不到。”王理思索了片刻。回答道。
“怎麼說呢?”李牧很疑惑的問道。
“我以前在哈佛讀書的時候,一個金融系學妹。她的眼光獨到,狠辣。畢業後在美利堅NHC工作。”王理解釋道。(HNC,杜撰的。網上搜不到的那種。)
“NHC?”李牧很疑惑。
“NHC,是美利堅最大的家電生產商。由於我這個學妹眼光毒辣,很多抉擇幫助NHC賺的盆滿缽滿。現在已經是NHC在澳洲分部的負責人了。以她現在的待遇。估計撬不動,除非她自己有跳槽的想法。”王理搖頭。
“撬不動?那只是利益不足而已。當利益到達一個層次。沒有撬不動的人。”李牧雖然不懂,但是這個簡單的道理還是懂的。
“我不否認,但是老闆,我必須說一句,你覺得你花費巨大的資本來挖我這個學妹。她值嗎?你花費巨大的利潤來請她。我不否認她能賺錢。但是你這個小小的投資公司每年賺的錢能付的起她的待遇嗎?”王理看著李牧。疑惑的問道。
李牧一愣,這個他還真沒想過。經過王理一說,李牧就覺得王理說的在理。他這只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小企業。突然來了一尊大佛。賺的錢夠不夠給這尊大佛鑲金邊呢?
李牧曾以為開公司很簡單,沒想到這麼麻煩。一切李牧的想的太過於理想化了。
“不對,王哥。你既然給我提起她。就說明她有可能來,不然你也不可能說出一個我們根本請不動的人。”李牧突然想到,王理不可能在這個時間說出一個不可能的人來。
“老闆,看來你也不是一個只顧花天酒地的人啊。不錯,的確有可能。但是我也不敢保證。”王理看著李牧,很是欣慰。
“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啊。”李牧看著王理,心裡十分著急。
“我這個學妹名叫薛菲,今年38歲。人如其名,是個華夏人。他老公,孩子都是華夏的。她有回華夏的心。華夏人的觀念裡都一些思戀家鄉的感情。”
“其實這還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澳洲分部的總負責人上。”王理喝了一口咖啡。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由於NHC現在已經是上市公司了,股東也多了起來。哪怕薛菲有過人的眼光,但是畢竟是一個華夏人,就會被排擠。所以澳洲負責人才會落到她的頭上。因為上市了,NHC不會面臨的難以抉擇的問題。”
“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NHC有眼光的人不少。一個不行,就兩個。最主要的就是,這些人的身價低。說好聽點,薛菲是負責人,說難聽點,就是把薛菲排擠到外圍。”
“這也是讓薛菲寒心的地方。薛菲已經有了辭職回國的想法了。不過國內想邀請薛菲的人不在少數。不乏有大企業。而這些企業就是你的攔路虎。”
“你不要期望我打感情牌。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學長學妹這點感情牌。不會動搖我們的內心。薛菲與我相比,她更穩重。更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