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回答道:“回陳大人,是賈千戶規定的,他說咱們當兵的,要有骨氣,不能隨隨便便下跪磕頭,否則打仗的時候,精氣神都沒有了。”
聞聽此言,旁邊的李新建嗤之以鼻道:“上下尊卑都不懂,還精氣神,難道他賈仲安見了陳大人,還敢不下跪?”
陳新甲卻覺得新奇,點頭道:“賈仲安練兵不到一個月,便能大破賊寇,這番言論不說全對,倒也有幾分道理,你們也不要老是看不慣,好的地方還是要學習的。”
李新建連忙躬身道:“大人教訓的是,聽大人所言,如醍醐灌頂爾。”
陳新甲看著衛所的城牆外面的房子問道:“牛二,這些房子是怎麼回事?為何不在衛所裡面居住。”
此時衛所的堡牆外面,許多地方已經蓋起磚瓦房,一幢幢的,排列整齊,看著也是賞心悅目。
許多泥瓦匠工人也在如火如荼的幹活。
衛所的許多婦女,也在匠頭的安排下,和沙灰,篩沙子,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
牛二回答道:“回陳大人,這都是賈千戶的安排,衛所的兵員不多,賈千戶便招募難民和流民當兵,給他們蓋房子、發衣服糧食。
這些房子,也是賈千戶自己出錢給他們蓋的,大傢伙都念著賈千戶的好,希望他長命百歲呢。”
陳新甲頗為震驚:“賈仲安自己出錢,給難民們蓋房子?”
“非但如此,賈千戶還創辦學堂,凡是15歲以下的孩童,都能夠來上學。凡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均可以進入養生堂,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還有專人照顧。”
牛二說著說著,膽子也大了起來,口齒清晰了許多。
在牛二的帶領下,馮元颺、陳新甲等人走進了衛所城內。
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街道和井然有序的房屋佈局。
陳新甲等人走到一處平房外面,就聽見裡面傳出童稚的聲音:“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陳新甲乃進士出身,才高八斗,只聽了一會,便明白孩子們念得是什麼,嘆息道:“此歌訣何人所編,竟如此朗朗上口,就算是不識字的老農,恐怕聽上幾遍,也能記住。”
牛二自豪的說道:“亦是賈千戶所創,凡我衛所之人,人人會背,現在咱們出去買賣東西,再也不擔心被人糊弄了。”
陳新甲信步走入學堂。
學堂的面積不大,只有五間平房,中間是一處闊大的院子。
每個房間的窗戶開的很大,也是為了採光和通風。
五個房間裡都有不少學生,下至四五歲,上至十三四歲都有,而且個個腰背挺直,張大嘴巴,跟著教室前面的老師大聲誦讀。
“怎麼男童女童在一個教室裡?”
陳新甲驚奇的問道。
牛二道:“咱們這兒不分男女老幼,女子亦可當老師,處理內政,甚至一些店鋪還交給女子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