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20 高義 (3 / 3)

一個身形瘦削的年輕人走出佇列,趙雲剛想行刑,賈寶玉就先攔住了他,問道:“你剛才在說什麼?”

年輕人害怕的看了趙雲一眼,趙雲喝道:“主公問你話,如實回答便是。”

年輕人這才支支吾吾的說道:“那咱們是官兵嗎?”

賈寶玉讚許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叫什麼名字?”

“額叫高義。”

看著高義嘴邊絨毛還沒有褪,賈寶玉笑道:“你們不是官兵,也不是軍戶,嚴格意義上來說,你們只能算是我的私人家丁,不過你們現在的實力太弱,距離我的家丁標準還差得很遠。

不怕告訴你們,我乃榮國公之孫,所以你們也算是我的私兵。”

眾人聽到賈寶玉的話,非但沒有失望,反而面露喜色。

在大周朝,武人的地位很低,一個七品文官甚至能夠喝罵一個二品的武官,相應的,武官手底下的軍戶更是不堪,成為了社會鄙視鏈的最底層。

大周朝以武立國,但是在經歷過土木堡之變後,武將勳貴損失殆盡,文官勢力抬頭,導致文盛武衰,後來薩爾滸之戰,直接打沒了大周的軍人心氣,導致武將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長此以往,軍人的地位已經低到了冰點。

而且大周朝的武將都喜歡用朝廷的錢來養自己的親兵,因為朝廷對地方控制力逐漸減弱,各地的總兵、遊擊趁機吃空餉、喝兵血,朝廷發下來的糧餉,先返一半給朝廷的文官,剩下的發到各地武將手中,又要剋扣一些。

真正落到士兵手裡的,只有可憐的三瓜倆棗,養活自己都夠嗆。

所以各地的衛所、軍戶逃亡情況嚴重,戰鬥力等同於無。

在這種惡性迴圈下,誰的手中有兵,誰就能掌握話語權。

尤其在提出五年平遼的圓嘟嘟被隆乾帝凌遲後,一些地方守將,如祖大壽、左良玉等人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隆乾帝也拿這些人沒有辦法。

只能不斷地拿遼餉來餵飽他們,而這些將軍也跟商人一樣,做起了中間商,吃完大周吃建奴,反正兩邊誰也不敢得罪他們。

大周朝的這些邊軍將領,與其說是帶兵打仗,不如說是變相的做生意。

這些士兵,也就是變相的給這些將領打工,而且是最低等的打工人。

將領拿著朝廷的俸祿、糧餉來給士兵發工資,士兵的工資發放權力不在朝廷,而在這些將領的手中,所以士兵便成了將領的私兵,家奴。

端人碗,受人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