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沈亮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劉宗周的印記,這人既然是師父的朋友,那就是他的長輩。
沈亮就跟著眾師兄一起見禮。
黃道周對張履祥、陳洪綬幾個人都甚是熟悉,看到沈亮,不由問道:“念臺,這位是?”
沒辦法,黃宗羲這些人長得太大眾化了,而且年紀又大,跟俊秀的不像話的沈亮站在一起,一下就拉開了差距。
劉宗周笑呵呵道:“幼玄,正要跟你說,這位是榮國公之後,賈寶玉,字仲安,是我去歲才收的徒弟。”
眾師兄將沈亮讓出來,沈亮忙躬身行禮:“小子賈仲安見過幼玄先生。”
黃道周還了一禮,驚奇道:“莫非就是寫出《臨江仙》的那個?”
“正是。”劉宗周摸著鬍鬚頗為自得。
沈亮沒想到這老頭也知道自己,心說文人相輕,還得靠作品說話啊。
黃道周嘖嘖稱奇:“去歲我被髮配到廣西,收到你的來信,說有人以三國為題,寫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慷慨激昂,悲壯恢弘,渾然大氣,一虛一實,其意不下於東坡先生。
我在想,能寫出這樣波瀾壯闊之詞者,怎麼著也得是個年過花甲的糟老頭子,沒想到啊,沒想到,竟是如此一塊璞玉!”
黃道周越看越喜歡,沒辦法,誰讓沈亮人長得就叫人稀罕,再加上《臨江仙》的光環,稱一句神童也不為過。
劉宗周笑呵呵道:“唉?幼玄切不可如此誇讚,他年紀還小,正是需要磨礪之時,我還準備讓他進太學院,先沉澱個三年五載,等過幾年再去參加科舉。”
沈亮一聽就急了。
去太學院混個三五年?鬼知道三五年後是個什麼光景,看眼下的局勢,恐怕用不了三年五載,關外的韃子就得再打進來,到時候神京城能否守住都是個問題。
沈亮發現這大周朝的歷史,跟自己世界的明代有七八分相似。
就連明代出現的那些歷史人物,在大周朝也是零零散散的出現。
雖然沒有了楊慎、王陽明、唐伯虎這些風流人物,但都影響不了大周朝的歷史程序。
關外的韃子可不管你風花雪月,詩詞歌賦,說打你就打你,說搶你女人就搶你女人。
就連歷史上有名的都督袁崇煥、毛文龍、盧象升等人也是死在了歷史節點上。
由此不難推斷,大周朝的命運可能跟明朝一樣,逃不過被異族入侵統治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