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前他們還有些半推半就,有被強迫的意思,那如今就算是趕他們走,他們都不肯了。
畢竟,隨著童生試和會試的成績出爐,他們東林書院的名頭一下子就打了出去,幾乎硬生生的在神都各家學院當中搶下來了一塊大蛋糕。
不知道多少豪富之家,官商家族,都打算將孩子送進來。
起碼陳家兄弟收錢的手都差點兒軟了。
他們作為書院的教書先生,雖然沒有那麼誇張的收入。
可一樣少不得人情來往,親戚裡道,光是在其中引薦和說項的紅包,就幾乎趕上他們十數年的收入。
試問,他們見到如此好處,哪還肯離開?
屁股決定腦袋。
當利益形成相關,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恨不得自家山長現在就一舉突破聖賢,獨佔文壇話語權才好!
大禮堂前的小廣場。
楊凡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老懷大慰。
“這都是自家的韭菜啊!以後自己傳播道業,傳揚文名,可就全靠他們了!”
輕咳了兩聲,他開始發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他環顧周遭,正色說道,“今日,我作為書院山長,當為眾師生傳授道理!”
隨後,他緩緩說出了《道德經》中的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嗡!
此言一出,書院竟微微一震,冥冥中似乎有道音傳遍四方。
楊凡沒有給眾人留下思考的時間,而是不斷闡述著這一章的內容。
向學之人立馬沉浸其中,隱有所悟。
眼睛都閃著智慧的光。
陶徹曾經接受過文道洗禮,這種感觸最深,也是學得最認真的,並且,隨著楊凡的講解,心中的疑惑也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