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感覺到滑稽而且難以置信的是,在街道上發生的這起惡性事件,竟然是由聯邦調查局內部造成的。
儘管哥譚市聯邦調查局和華府聯邦調查局隸屬於兩個獨立的機構,但是在外界的其他機構眼中,包括在普通市民眼中,這兩家就是一家他們外人分辨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區別。
而這就讓人感覺到有些滑稽了。
聯邦調查局內部的成員之間互相廝殺??
還是在大馬路上。
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為什麼華府聯邦調查局的成員要追殺安道爾,又為什麼安道爾在被追殺後失去聯絡?
又為什麼在安道爾的身邊會出現一個陌生男子,反殺掉了華府聯邦調查局的成員?
“此外警署那邊回覆的資訊也不太妙。”
“兇手在搭乘了安道爾助理探長的車之後,在距離案發地5公里左右的位置已經被拋棄,隨後他們劫持了一輛車,再度離開。”
“而這時候已經徹底地甩脫了監控。”
“周邊大量的監控錄影裡都沒有顯示,想要一一比對的話,工作可能需要至少一天的。”
沃森沉聲向前線的探員問道:“有沒有留下其他的線索?”
“抱歉,沒有找到任何兇手的指紋。”
“包括在那輛已經廢棄了的旅行車上,也同樣如此。”
“兇手很有可能塗抹了髮膠,帶上了手套,我們連一些面板碎屑都沒有找到。”
沃森想了想,這個兇手很有可能是安道爾自己培養的一個暗線。
暗線,也是聯邦調查局低成本招攬自己手下的一個手段。
在漂亮國有很多的人都渴望能夠加入到聯邦調查局,成為一個特工,滿足自己一定的英雄夢想。正常情況下,聯邦調查局當然不可能胡亂放人進來,也不可能隨便招一些小弟。
但是近年來漂亮國也出現了一些怪現象。
就是在聯邦調查局當中,很多在編的成員都會私底下收幾個小弟。
這些人沒有編制,也談不上拿什麼聯邦調查局的薪水,但是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尤其是像哥譚市這種龍蛇混雜的地方,聯邦調查局內部就有著不少暗線。
這些人往往是24小時,待命幾分鐘就可以抵達某個事發地,並且在聯邦調查局的資訊資源下,消除所謂的安全隱患。
而如今聯邦調查局對這套反應迅速,成本低廉,效率也非常高的體系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