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武林雨瀟瀟> 第十九章 唐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唐門 (3 / 3)

“只要你的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不被我的絲線套住或纏住,過去就算。好,來吧。”老太太微微一笑道。

不知何時,老太太手裡多了一根針,不再是剛剛用的繡花針,剛剛用的繡花針還在那塊花布上插著。

這根繡花針比剛才那根還要長一點,這回繡花針穿的是一根紫色的絲線,長度也比剛才的絲線要長,應該足有五六丈長。老太太將針向胸前一繞,絲線就跟著繡花針動了起來,開始是一條,一會兒變成了一圈,再到後來,變成了一團紫色光影,再到後來,紫色光影變成了一堵紫色的牆,要想穿過這面紫色的牆,委實不太容易。

沈浪定了定神,他知道光憑自己的身手,隨便怎樣,都會觸碰到這牆,何況碰到一根絲線,就算失敗,不用武器,是肯定過不去。

於是,他緩緩抽出了隨身帶的那把青松寶劍,決定用天山劍法來對付,爭取在力量、速度和耐力上佔點便宜,多拖一些時候,老太太畢竟年歲大了,應該會吃不消。

“老人家,晚輩得罪了。”說完,沈浪劍尖一挺,攻了進去,可是看似一根絲線組成的一堵牆,卻絲毫不比真正的牆差,攻上去,感到的壓力比真正的牆所產生的壓力還要壓抑,沈浪想找老太太直接過招,可劍去的速度總是慢了半拍,明明看著老太太尚在東南角,寶劍指到東南角。

老太太人已經到了西南角,沈浪始終在後面,或者像兩條平行線,或者像兩條剛相交結束的直線,向兩邊無限延伸開去,總是沒有相交的地方。時間稍一久,沈浪就覺得急躁,一個不小心,左手指被紫色絲線碰了一下,像火燒一樣疼痛,又像被烙鐵烙了一般。

這時他才知道,現在這根絲線不再是剛才繡花的絲線。原來,這根絲線不是普通的棉線,它是老太太的特殊武器,是用大巴山上的一種蠶絲製成,這種蠶叫天巴巨形蠶,所吐出來的絲比普通蠶要粗且韌性特強,一般刀劍無法割斷,而且有極強的彈性,越大的力量撞上去,反彈的力量就越大,也更容易受傷。

吃了一點小虧之後,沈浪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尋找紫色網牆的漏洞,希望早一點發現這堵牆的破綻。開始他還怕損壞老太太的紫色絲線,現在發現根本破壞不了,那就乾脆用劍好了。

想到此,利劍一揮,左砍右劈,上刺下削,可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不是寶劍被絲線纏住,就是寶劍如砍上一團棉花,或者是碰到了鋼鐵,隱隱還有金屬與金屬的撞擊之聲。老太太和沈浪互不相讓,大戰了二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但沈浪想衝出這一堵紫牆,就是不能成功,傷又無法傷老太太,前面都是沈浪在追老太太,就好似人追影子,而人如何能追上。

在激戰中,沈浪略一思索,何不停招不追,老太太左邊一去,下一個動作一定是往右邊而來,那一停半招到一招,縱然自己不去主動進攻,老太太都會主動踩著步子過來。因此,他以不動制動,人在空中,故意停了一招,人向東,劍卻向西。

果然,老太太的穿梭步法是有一定套路的,前一招是向左,下一招必然是向右。沈浪這一停,剛好老太太,就向東攻來,沈浪在劍招使到一半時,生生將寶劍在空中一頓,挽一個劍花,右手之劍交到左手中,順勢向西一點。

這一點,正對準老太太拿針的右手拇指,好個老太太,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右手向上一抬,針尖上迎,只聽“叮”的一聲,針和劍輕輕一碰,沈浪的寶劍劍尖被刺歪兩寸,剛好從老太太右手虎前口滑過,險險避過了這一招。

這一招一過,老太太也有了經驗,只要發現沈浪有這個動作趨勢,她都不會上當了。這樣又過了十多招。沈浪想到,看來走這一遭,不太容易。

得另想辦法。老太太繡花,每一招才繡一針,應該是比較辛苦,那不如在她的半成品繡花布上想點子。乾脆將她的繡花布抓在手中,頂在劍尖上,諒她不會損壞自己的勞動成果,將絲線用大力來纏這塊繡花布。

想到這兒,他故意向老太太強攻幾招,然後向後一個跳步,躍到繡花布旁邊,右手一撩,已將那塊繡花布抄在手中,迅速左右一換手,此時劍變在了右手,左手將繡花布蓋在劍尖上,又加入了戰團。這一次,他不砍不削,向正前方斜斜地刺過去,實際上還不是刺,就是劍尖頂一塊繡花布而已。

這一招果然奏效,老太太先是一驚,看見自己心愛的繡花作品被人挑在劍尖上,首先感到是一種恥辱,第二又怕弄壞了她的作品,因此方寸變亂。

這一亂,手上的功夫就變形了,力道也就不如剛才,手上稍一放鬆,這一堵紫色牆壁就矮了一半,沈浪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高高躍起,從紫色牆上一躍而過,回手將繡花布拋了回來,人不敢停留,只回頭向老太太一抱拳,說聲:“晚輩得罪了。”便向柳樹旁邊的小路奔去。

沈浪一溜煙跑了半里路遠,緩一口氣,定了定神,抬頭一看,來到了小山包腳下,這個小山包不高,面積卻不小,有兩三個足球場那麼大。

小山包右面是一座木製小房子,緊靠著小山包,遠遠望來,房子就是小山包的一部分,分不清誰是誰。房子看上去,歷史也不短了,房頂中間脊上原本有一隻木頭雕刻的老鷹,不知什麼時候老鷹的嘴巴已沒有了,只剩下一段老鷹頸,中間空了,有一個雞蛋大小的洞,房子下邊的三根立柱有不少坑坑窪窪,好像是有什麼物體經常敲擊一樣;

只是總體看上去還比較清潔,房前門口有一個壩子,壩子另一側有一個出口,過了壩子,到了出口就和前邊一條小路相通,沿小路向前走三百米的樣子,這條小路就到了小河邊,與小河邊的那條小路併成了一條,通向更遠的稀稀疏疏、錯落有致的幾座木頭房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