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間教室裡,一個小女孩正站在講臺上,手裡拿著一本書,領著班上的同學們朗讀著。
這是五年級的教室,而領讀的正是清萍‘未來’的小姑子李元英。
清萍立在門口,望了眼李元英手中那個並不是語文書的紅皮書,嘴角不自覺彎了彎。
這是時代的特色,她曾聽爹孃說起過,所以心裡並沒有太多的驚奇。
她的目光掃過教室,並不大的教室,擺放著十組簡易的兩人課桌,板凳是典型的有長條凳改造而來的單人凳。
稀稀拉拉的十來個人,將只有十組的桌椅並沒有坐滿。
清平沒有看到清雲的身影,心裡不免有些詫異。
她輕手輕腳地向下一個教室走去,四年級教室的學生人數比五年級稍稍多一點,不過也只有十七個人。
三年級的教室裡,加上領讀的人,剛剛好坐滿了十組座位。
到了二年級的教室門口,清萍看到了站在講臺上領讀的清雲,也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能認的字太少,這領讀的任務怕是無法完成。
清萍的目光轉向同學們身上時,眉頭卻緊緊擰了起來。
一樣大的教室,可是這二年級教室裡的桌椅卻與三、四、五年級教室裡的有著極大的區別。
教室裡擺放著兩列、四行由約兩米來長、三十厘米左右寬,形狀還有些彎曲的木板、左右兩側底部直接用約只有五十厘米高的木樁支撐著而形成的課桌。
每個課桌後坐著三名或是四名衣衫破舊的孩子們,偶爾穿的好一點的應該是工程局的子弟吧!
他們屁股下面坐著的板凳就像是這種特殊的課桌的縮小版,同樣是三四個人擠在一個長條板凳上。
興許是恢復了高考的緣故,大家意識到讀書有了用處,所以二年級的學生明顯多了起來,同樣是十組的課桌,數下來竟然坐有三十二個人。
清萍擰著眉走向一年級的教室,一年級領讀的是一個女生,看年紀應該是四年級的學生。
此外,與她猜測的一樣,一年級的桌椅板凳與二年級的一樣,人數比二年級還多了一個。
清萍心情有些沉重地走回去,在羅校長的門口停頓了一瞬之後,還是走向了自己的辦公室。
“阮老師,你回來了,火我已經給你生起來了,按校長的吩咐,把燒水壺和電壺也給你放在你的房子裡了。”
早就做好這一切的韓延壽,看到清萍走回來,便從自己的辦公室走了出來。
“謝謝韓老師了!”
“不必客氣,你還是去準備準備,一會就該給五年級上數學課了。”
韓延壽一臉調侃地笑著,“這個我可幫不了你,你只能自己想辦法應付了。”
聽說阮清萍在縣一中時,學習不是一般的好,不像自己,就是這個初中也是留級留級再留級才讀出來的,若不是當工人的大大(伯父)堅持讓他把初中讀完,他怕是也不會有這個當小學老師的機會的。
清萍再次謝過韓延壽,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從自己的包裡拿出早上臨時準備的東西。
幾聲鐵錘敲在鋼板上的聲音響起,預示著孩子們的早讀課結束。
沒有手錶,也沒有鬧鐘,不知道時間幾何,但是據估計應該快到九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