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學期,在這個優美的師範學院的環境裡,圓圓仍然給自己訂了很高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上不能有一絲放鬆。
一個週末的午後,她開啟了葉玉倩交給她的那個藍色塑膠殼封面的日記本,那裡面的字跡因為掉進水裡洇溼過,有些模糊,但還是能辨識得清。
那行雲流水般的字跡,是那麼熟悉,那個人,又是那樣讓人思念。只見日記本里寫的:
第一篇:回到學校
我回到了熟悉的前進中學,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回來的。有人對我說:“你怎麼那麼傻?現在好多有知識的青年都奔向南方去了,那裡的工資是你在這兒當老師的好幾倍哩,人的青春能有幾年?”
去年暑假我遇到白髮蒼蒼的老校長,聽他嘆息說:“我們這個學校師資力量太薄弱了,又與外界隔河相望,不方便出行,好多年輕的老師來了又走掉的。老師的工資不如人意,有兩個老師要求加工資,因為上面沒有批准,失望得離開了教學崗位,外出謀出路去了……”
聽了老校長的話,我競然脫口而出:“等我畢業了,就回來。”老校長一把握住我的手說:“好啊!太好啦!是真的?”
我深深地點了點頭說:“是真的,我很樂意。”
在我讀小學三年級時,那一年,我們班裡一直缺數學老師,今天這個老師來代一下課,明天那個老師來代一下課,在荒誤中,我們迎來了期末考試,那學期同班四十幾名同學,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學的數學考試及格,要不是有些單位換算題,我可能不會及格,想到這些,我義無反顧地回到了這所曾教育過我的學校,肩負重任,走上講臺。願自己能成為一個發光體,照亮青春學子們的前程。
每天我都認真研寫教案,希望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把知識傳遞到每一位學生的腦海裡。相信只有更好的自己,才能創造更好的成績!
第二篇:教師並不是一種職業
教師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擔當著一種責任,教書育人既有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使命,也有對於自已良心所付的責任。
我要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
用幽默去融洽和學生的感情。
用勉勵去點燃他們的自信和夢想。
在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時,要在暗示提醒的同時,更多的反思自己的教學,因為反思才能促進教師的成長,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更有磁性。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育花苗
一顆丹心一生秉燭,獻春華
為了教育事業,教師要有甘做綠葉,甘當園丁的奉獻精神。
第三篇:張春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