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高溫,肖阿姨幾次搖著扇子過來,到豬圈裡瞄瞄圓圓家的那三頭大豬,建議說:“天太熱了,大豬怕倒圈,胖的怕熱,這個一點都沒有說錯,早點賣掉放心些。”
奶奶贊同道:“是呀,我們這個豬圈又小,三頭豬長這麼大了,有些擠,我也想賣掉算咯,出氣的東西,怕有個閃失。”
圓圓盼望著爸爸早點回來,賣豬,也得有個內行的人看秤。
一天上午,有豬販子來王美珍家裡買豬,聽到豬叫聲,圓圓跑過去,想看看賣豬的操作過程,王美珍家一口氣賣了四頭大豬,只見那幾頭豬個個膘肥體壯,條件好的家庭喂的畜牲都是富富泰泰的。稱重時,楊仁壽乾脆盯著秤稈不眨一下眼睛,還摸了又摸秤砣底下有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見他這個樣子,那個一臉絡腮鬍子的豬販子坦然自若地說:“老兄,我們做生意的,買了豬子,運到南方賺個差價錢,相信我,能搞個什麼鬼?”
楊仁壽尷尬地笑了兩聲,拿出紙和筆記上斤數,他是大隊的會計,算帳內行,四頭豬賣了一千出頭,圓圓看得,有些激情澎湃。
她對楊仁壽說:“楊叔叔,我今天也把自家的豬賣了,請您們過去幫一下忙。”
楊仁壽把一迭票子遞給王美珍這個管家婆手裡,囑咐她收藏好。回頭對圓圓說:“好咧,難得你這麼信任我。”接著他又偏過頭對收豬的老闆說:“老闆,看你做生意耿直,走,你把車開到渠道對面去。這家人也有豬賣哩。”說著,楊仁壽指了一下圓圓。
收豬老闆問道:“有幾頭?我怕車裝不下囉。”
圓圓說:“只有三頭,老闆,您是做大生意的,多裝三頭豬,不礙事的。”
收豬老闆到圓圓家的豬圈裡看了一下豬的膘情,說道:“這個豬要是沒有一百七十斤以上,價錢是一塊三,達到一百七十斤,才有一塊三毛五的價,你們看看,怎麼樣?”
圓圓抓主意說:“可以,老闆得把秤稱公平。”
收豬老闆摸了摸自己臉上的胡茬子說:“你這說的是哪裡的話,剛才你不是看見了嗎?我做生意只是賺個差價,從來不搞什麼鬼把戲。”老闆說的話,就像親人一樣體貼。
當稱秤時,秤桿往上翹著,楊仁壽麻下臉來說:“老闆,你到這個家裡看一看,你就要憑著良心,給人家把秤稱好!”
收豬老闆厚著臉皮笑著說:“他們這豬子膘情不算好,折稱的多,我不賠錢?”
楊仁壽大聲道:“人家這個老媽媽千瓢糠,萬瓢水,好不容易喂好這三頭豬,做人做生意,還是多行好事才對。”
收豬老闆一把抓下頭上的草帽,使勁地扇了兩下,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你這個老主顧面上,這三頭豬就是虧也好,我買上裝車走。”
結果,秤桿平了些,圓圓家的三頭豬都差那麼一丟丟才達到一百七十斤,收豬老闆說:“這個豬一看都沒有吃到什麼好糠料,全部喂草,能長這個樣,也不錯了。”
聽到收豬老闆這番話,圓圓的眼眶湧上了淚花,真是可憐啊,這三頭豬生命一場,過的都是吃草的苦日子……圓圓不敢多去想。
楊仁壽仔細地把帳算了好幾遍,才確定地說:“總共是六百四十二塊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