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謀士劉伯溫的計謀下,打敗了陳友諒和張士誠軍隊。這時,北方小明王降旨要以金陵為京,太祖表面答應,興師動眾到江邊迎接,背地裡卻暗度陳倉,造成小明王溺水身亡。
小明王一死,太祖順理成章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后,他設立錦衣衛,大興文字獄,完完全全把皇權的威望和兇殘顯示得淋漓盡致。
胡惟庸以家中古井噴酒為由,想趁機殺害太祖,太祖令六路羽林軍包圍胡惟庸府邸,將胡惟庸捉拿歸案,胡惟庸及黨羽3萬餘人全部被斬首;大將軍藍玉預謀謀反,太祖先下手為強,將其逮獲,五馬分屍,並將牽連的黨羽一萬多人全部殺戮。
多疑和恐懼使太祖大開殺戒,他幾乎殺絕了開國元勳和功臣,包括他的女兒!
試想這些難道是這幅畫上這個人沒有絲毫霸氣的人所能幹的嗎?”唐逸似乎有些不服道:“既然這幅畫上的王者不是太祖,那真的太祖在哪兒?唐少俠見識廣博說來聽聽!”我沒有理會唐逸的嘲諷,繼續道:”當年太祖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
“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
“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
“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但真正的太祖誰也不知道?”唐逸冷笑了聲道:“說了半天原來自己也不知道啊?我還以為唐少俠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無所不能,到了太祖的陵墓看到了太祖的畫像,竟然敢大言不慚的說不是!我看唐少俠?”陸霜聽唐逸話中含有辱罵之意,急忙解釋道:“以我看,這幅畫像也不是太祖的!”唐逸瞟了我一樣道:“郡主何處此言?難道有什麼新的發現?”陸霜搖了搖了搖頭道:“沒有,不過以我聽說的傳說來看,這幅畫像應該不是太祖!”唐逸驚道:“什麼傳說,老夫何以不知曉!”陸霜朝我望了一眼,沒理會唐逸,繼續道:“據說太祖死後他的陵墓並沒有入得孝陵!”唐逸道:“不可能,世間不是傳聞太祖和馬皇后一起葬於孝陵古墓之中嗎?怎麼會?”陸霜道:“據說,太祖駕崩後,金陵城內十三城門同時出棺!”唐逸驚道:“十三城門同時出棺!那太祖真身?”陸霜會意,道:“沒人知道!”唐逸道:“這……這……是怎麼一回事,難不成這真不是太祖畫像?”陸霜點了點頭沒答話!
唐逸道:“太祖何以如此精心佈局呢?”陸霜道:“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恐怕也學古代帝王一般,怕死後遭?”唐逸‘哦’了一聲,接著點了點頭道:“不錯,當年曹操死後,傳說在下葬那天,鄴城的各個城門都有棺材抬出。曹操到底葬於何處,目前也沒有弄清楚,最後落下了
“七十二疑冢”之謎。十六國時期的君王也喜歡
“秘葬”,如後趙始主石勒,半夜從各個城門出殯,就著黑夜將棺材抬向深山中。
也許太祖也是在效仿他們才有此一招,可著這樣一來,太祖的真身葬在何處呢?”福伯道:“這個恐怕沒人知道,帝王的事情總是那麼隱晦!”唐逸點了點頭。
我眯著眼睛環視了一邊這所大殿,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似乎是參照唐宋兩代的宮殿而有所增益。
整個大殿長十餘丈寬幾丈餘,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陵內石刻植松十萬株,栩栩欲生。
在大殿的西北方,過古漆水的瑤池上的白玉臺階便是神道,神道的兩側自東向西依次排列著十二對石獸:獅、獬豸、駝、象、麒麟、馬,每種四隻,兩蹲兩立,共十二對,逶迤綿延達一里多地。
之後,神道又折向北,有望柱一對在前,繼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對,兩武兩文,威武雄壯,神態肅穆。
石刻線條粗率,簡約生動,一看就知是洪武年間特有的標誌。陸霜見我望了半天,小聲的道:“怎麼了,唐大哥,發現了什麼嗎?”我沒說話,半響才道:“要說太祖真身嗎?”唐逸一驚道:“怎麼?唐少俠知道?”我搖了搖頭道:“不知道,不過?”唐逸急道:“不過什麼,難道?”我瞟了一眼唐逸道:“雖說不知道這太祖真身藏在何處,不過嘛也能猜出一二!”唐逸道:“何以見得?”我道:“據傳太祖下葬後不久即傳出,其真身未與馬皇后合葬,而是獨葬城西的朝天宮。此即過去所謂,
“高皇帝龍蛻,在宮不在陵”!”福伯插言道:“此話怎講?”我揚起臉出神的望了一眼那畫中的‘太祖’道:“這朝天宮在城西水西門內,前有三清殿,後有大通明殿,如今是金陵的一座風水寶地。此處原為吳王夫差所築的冶城,五代時吳王楊溥在此建紫極宮。宋元時先後易名祥符宮、天慶觀、玄妙觀、永壽宮等。明洪武十七年,太祖命軍事劉伯溫檢視了此處風水之後,重建此宮,並易今名。建成後,便讓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