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許大嫂他們幾個在出房門前都有些躊躇,心裡在掂量著出了門後應該怎麼面對凌蓁,是該怪她那些食材有這麼好的吃法她以前卻從不跟他們提起過?還是怪她有好東西不想著跟他們這些家人分享而是隻讓他們的孩子吃了?
雖然對於孩子們小|嘴叭叭叭所描繪出來的味道相當好奇而且還有些饞,但是跟孩子搶食這種事情他們還是做不出來的。
不過當他們做好心理建設、決定暫時當什麼都不知道,但是跟凌蓁打照面時別像先前那樣視而不見最少要給個笑臉後,出門後卻發現凌蓁的房門緊閉,那母女倆已經不在家了。
凌蓁的房間門上掛著的大鎖頭就像是一個拳頭,每次看到都相當於給許大嫂妯娌三個的心口重重地捶上一拳,讓她們心裡窒悶,臉上也有點發熱。
一開始因為凌蓁找她們出來責問是不是偷拿了她的東西時,她們心裡的確都挺氣的.
一方面是覺得凌蓁一下子都能付員工一萬二的獎金了,說明對於她來說被拿走的那些東西不算什麼,但她卻那麼計較。另一方面也覺得她這樣直接問到跟前來,讓她們有點丟臉。
但是凌蓁冷了她們十天半個月,那陣臊勁過去之後,她們又開始將心比心起來:如果是自己的房間被別人這樣私自進去亂翻,自己也不可能會允許。
不說凌蓁,就是她們妯娌三個之間,也絕不會沒打招呼就進入彼此的房間,更別說沒問過人就直接把東西拿走了。要是這事真的發生了,被拿東西的人非要撕那個拿東西的人一頓不可。
因此,她們看到凌蓁房門的鎖頭時心態也由滿心惱怒而慢慢變成了偶爾羞窘。
本來只是礙於面子才一直冷著臉對待凌蓁的,但是有了昨天兒子在凌蓁那裡吃了一頓好飯的恩惠在中間作潤滑,她們就打算借坡下驢,順勢跟凌蓁和解算了。
誰知道好不容易做好的心理建設,就這樣因為主人公不到場而夭折了。
俗語有云,得一想二。許家這幾個孩子昨天跑到凌蓁家附近徘徊而得到了姑姑的招待,這天在差不多的時間裡再一次到訪。
而且這一次他們還不像昨天那樣只能在院牆下守著不敢敲門,從昨天跟凌蓁的相處中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姑姑只是不喜歡別人亂跑進她房間、沒有問就拿走她東西而已,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她還是很大方的,因此他們今天很大膽地敲了門。
但是他們忘記了,凌蓁是每隔一天才待在村裡的,這個時候,凌蓁正在海里呢!
來應門的是許爸,看到幾個孫兒之後先是一愣,然後馬上想到了他們的目的,瞪了他們一眼:“你們姑姑不在!”
四個孩子一片哀嚎。
不過陸姝倒是在。離開陸家的時間越長,再加上凌蓁也不拘著她,她的性情現在是越來越活潑,已經肯離開凌蓁跟著許爸在村裡待一日了。
因為把陸姝留了下來,也因為手上有錢,凌蓁出海的那一天就不像以前那樣是頭天晚上出去,第二天下午回村了,而是改成了早上出門,傍晚回來。
因為怕回許家吃飯陸姝吃得不好,好不容易養出來的一點肉又沒了,凌蓁交待好了,許爸帶著陸姝時就留在她家這些一樣跟廚房搭夥。
廚房裡的廚子是其中一個裝修工人的妻子,三十來歲的年紀,自家也有孩子,就算凌蓁沒有提過,她也每次都會給陸姝單獨準備她的吃食,專門燉個蛋羹啦,蒸個薯泥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