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蓁考取的這個含金量十足的狀元所獲得的林林總總的現金獎勵加起來有小兩百萬,要在首都重點大學附近買房,如果想買大房子這點錢是肯定不足夠付全款的。
凌蓁這兩年以來自己邊掙邊投資也積攢了將近三百萬,加起來倒是差不多了,但是她的這筆錢暫時不宜拿到明面上來。
林爸林媽想著每個月供房的話以他們的薪水雖然沒有什麼大壓力,但是辦理房貸算起來要付給銀行的利息讓他們夫婦很是心疼,於是就琢磨著不如全款買了算了,節省下來的利息再加上房子的升值抵起來跟他們把錢投資到別處收穫更大。
他們家兩年前買二中的房子時幾乎用完了積蓄,這兩年來又攢下一些,加起來也才三十萬左右。他們想把這裡搬去二中附近之前的那套舊房子賣了湊一湊,不過凌蓁沒同意。
在首都的這套房子又不是非買不可的,都是投資,為此而賣房完全沒必要,況且跟學校旁的房子比,那套舊房子要是能夠拆遷回報率肯定比新買的這套大。
再說新房實在不行晚一點買也行,又或是先做房貸,之前手裡寬裕了再提前還款。
林家三口討論的結論是決定先看了房子再說。
不過在看房的時候林媽一次跟孃家人聯絡說起了在首都所忙的事,因為以前有需要的時候林爸林媽也二話不說就伸手幫助孃家,於是在得知他們想買房子而手頭又有些緊時,林苒舅舅主動提出他手裡的閒錢可以先借給凌蓁家。
凌蓁見舅舅爽快也不多說什麼,過一段時間她想個辦法把自己的錢過個明面,到時再還給他們就是。
結合手上能動的現金,凌蓁他們最後選中了學校後門的一個目標客戶是學校老師的小區裡小巧的兩房一廳。
這一套跟林家在鳳城的房子相比足足小了近一倍,不過反正林爸林媽又不是這裡長期生活,過來首都也是為了看女兒的,有個房間睡覺就足夠了。
林家本來就有車,新房子附贈一個車位,林爸索性就把那輛獎勵給凌蓁的車給留下了,平時就停在車位裡,有需要的時候凌蓁用起來也方便。
房子的事辦妥之後就臨近開學了,林爸林媽陪著凌蓁辦理完了入學手續,隔天就坐飛機回了鳳城,因為他們請假的時間也到了,需要回去上班。
因為新傢俱要放置一段時間才好入住,而且林爸林媽也覺得讓凌蓁嘗試一下集體生活也好,以免凌蓁獨來獨往的時間久了會養成孤僻性格,於是還是幫凌蓁辦理了住宿。
一間寢室四個人,來自於天南地北,性格上的差異也大,不過剛剛開學,都保持在一種相敬如賓的狀態中。
一個學期之後,該磨合的都磨合好了,凌蓁可能是因為比較清傲的外表而讓人不抱期待,當室友們相處之後發現原來她意外地挺好相處之後,都爆發了相當大的熱情把她拉入團體之中。
到期末放假各自回家過年時,眾人已經有些依依不捨了。
當然,真正不捨的是另三人,凌蓁是無所謂的。林媽早就數著日子盼著她回去了,回到了家就有林媽的家常菜可吃,已經半年沒吃過了凌蓁還挺懷念的。
不過因為凌蓁平時的情緒不怎麼外露,眾人也看不出來她是舍還是不捨,就四捨五入地當她也不捨了。
反正平時她們在寢室裡也是這樣相處的,凌蓁進入大學的目的就是學醫術,因此除了抓緊時間汲取醫學知識之外,只要不觸及原則底線的,凌蓁都很少去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