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聚集在門口的人突然發現亞聖公府大門突然開啟,人群頓時湧動,激動地想要擠上前來。
卻見幾個亞聖公府的執劍儒士架著個三個人出來,頓時止住了往前擠的趨勢。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執劍儒士不好惹。
亞聖公的執劍儒士,不同於一般的酸腐文人,那都是各家各門給亞聖公送來當護衛的武道高手。
只是入了亞聖公府,才換了一身儒裝。
“噗通!”
三個人被執劍儒士直接甩了出來,眾人紛紛退避,三人被扔到大街上,摔了一地葫蘆。
“咦?!”
“這不是蕭真人嗎?”
“方仙道的少陽真人,蕭少南?!”
“聽說這是方仙道的少年天才,不到弱冠之齡,便已被當今陛下親封少陽真人,還賜下爵位,怎會被亞聖公扔了出來?”
“你們這些俗夫怎知其中道理?”
一書生見得一群市井之輩議論紛紛,忍不住譏笑了一聲,朝亞聖公府門拱了拱手,振聲道:
“亞聖公有言:儒門得道以民,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
“如今亞聖公定立儒門,廣育英才,天下大受震動,那是要動搖道門的根啊。”
有人聞之高聲應和道:“不錯,如方仙道之流,服丹煉術,無視民生,甚至藉著當年扶龍之功,大興無道之舉,魚肉鄉民,如今儒門鼎立,正是匡扶正道之時,此等跳樑小醜,何足懼哉?”
“儒門之士,以輔國安邦,忠扶君王,利百姓為己任,我聽說方仙道早就眼紅亞聖公聖譽正隆,派了人來找亞聖公麻煩,原來是真的!”
“一個鬼仙都不是的假真人,也敢來尋亞聖公晦氣?真真是不自量力!”
周圍眾人指指點點,令被扔出來的三個人灰頭土臉。
一人惶然道:“蕭世兄,怎麼辦?”
他口中的蕭世兄,就是其中一個年紀最輕,卻穿著一身華麗道袍,頭戴金珠之冠的少年道士。
少年道士此時臉色青紅交替,若不是他被那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施了妖術,一身道術被禁,他現在就想施個術,鑽進地裡去。
“回去!”
少年道士狼狽地爬起來,狠狠地咬著牙:“此人非你我能敵,不過他如此張狂,已經引得諸方道門不滿,”
“今日是我,來日便是門中長輩,甚至是天下道門,群起而攻之,屆時我看他如何應對!”
“走!”
三人在人群的指點中,狼狽地擠出一條路,匆匆而去。
他們這一鬧,除了在百姓口中再增添一個茶餘飯後可供消遣的話題外,也為本就如日中天的亞聖公再次增漲聲望,說是亞聖公又壓倒了方仙道。
這一年,因為亞聖公的橫空出世,大乾這艘在苦海之中航行的無比巨大的大船,出現了一絲絲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