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公公大喜,又轉向洪玄機:“還有洪太保,陛下也有話給您。”
洪玄機板正地躬身肅容道:“臣洪玄機恭請陛下訓示!”
喜公公又學起腔調:“朕知學文道之爭,乃道理之爭,不容退卻,新聖之學,與太保殊為不同,”
“只是所謂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如今新聖年歲尚幼,十年之後,陛下欲在帝宮金殿之上,親為小聖人加冠,同時將廣邀天下宗師、有識之士,於冠禮之上,開文道盛會,為小聖人賀,若是洪太保有意,大可與新聖於聖駕百官,宗師名士之前,辯論大道,為我大乾,辨出一條光明正道來,也是一樁千古美談。”
“臣洪玄機遵旨!”
洪玄機恭聲應答,端端正正地施了禮。
喜公公又看向洪闢:“小聖人之意如何?”
洪闢神色安然:“敢不從命。”
喜公公大喜:“如此,咱家便可以回去向陛下覆命了,諸位留步。”
攔住眾人見禮,他獨自來,也獨自去。
洪玄機此時才站直身來,冷冷地掃過洪闢:“既然今日有這陛下恩護於你,便先饒你這小賊一遭,”
“只盼你好生謹記今日教訓,他日善用上天賜與你得天資,迴歸正途,好自為之,莫要辜負了陛下今日聖恩。”
“呵。”
洪闢已懶得去看洪玄機這副嘴臉,噴出一個音節,便轉向謝文淵、李神光等人:“諸位前輩,既然陛下有此決斷,那在下也想請諸位前輩共鑑。”
謝文淵最先道:“聖人請講。”
李神光等人相視一眼,又道:“新聖但說無法。”
洪闢笑道:“所謂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我如今父母俱喪,只一兄弟,雖過得清苦,卻也能自得其樂,雖有遺憾,卻也無可奈何,”
“我所行所為,倒是自詡俯仰無愧,”
“此三樂,我已得其二,尚缺其三,本是自覺年歲尚幼,德才不足,不過既已有十年之辯,那小子也顧不得自謙了,”
洪闢拱手道:“諸位前輩共鑑,今日之後,吾當立儒門,廣傳吾道。”
轉眼看向洪玄機,冷笑道:“十年之後,當有儒門三千賢人,毀此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的邪說歪理,匡扶天下,解黎民倒懸。”
“狂妄不自量。”
洪玄機眼中寒光閃爍,卻一現即斂。
冷冷說了一句,便拂袖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