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的是學無先後?真要讓一群老頭子對著一個幾歲稚童一口一個聖人的喊,莫說對方彆扭?他們也有些不自在。
“小先生,適才所言?可是當真?”
定下稱呼,一文士才迫不及待地問道。
他所問的?自然是適才洪闢說要立儒門一事。
且不說要毀洪玄機理學之說這種“大話”能否實現?有這份心就已經足以令他們欣喜。
至少新聖是站在他們一邊的。
洪闢點頭道:“自然。”
“可有章程?何人能入小先生門下?”
一眾文士都期盼地看著他。
能在此時趕到這裡的?不說都是一心向學,卻也是心中有堅持,醉心學問之人。
自然想要一窺那能令諸子百聖都共鳴的文章道理。
但學問道理,並非輕傳。
哪怕一部普通經書被人得到,也會奉為至寶,輕易不使外流,代代傳家。
世上多有人得一部經書,三兩代後,便成為治學世家,書香名門。
何況是得諸子百聖共鑑的聖道經典?
在場之人,都還算是有德行的,還沒有那個臉面開口討要。
但若是小聖人開宗立派,那就是皆大歡喜了。
洪闢笑道:“束脩之禮,入我門來,聽我之道,有教無類。”
欲立儒門,便要先立根基。
根基之始,就從一個禮字開始。
他雖不貪圖財物,卻需立下禮法。
且法不輕傳,學問若是太過廉價,甚至不需要一分一毫的代價,反令人輕賤。
“果然是上古遺風,聖人典範!”
眾文士大喜:“何時講道?”
“每日辰戌二時,晨暮皆可。”
他在這大年來,每日都是如此在院中為人講課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