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是塊臭石頭……”
乾帝頭疼道:“此事就莫再提了,理國公的脾氣你不是不知道,別人怕你洪玄機,他可不怕,這話讓他聽了去,又要來找朕麻煩。”
“不過你所說之事,卻也並非沒有道理,朕便下道中旨,嚴禁此書流傳便是了,理國公那老瘋子,你便看在朕的面上,莫去找他麻煩了。”
“那寫書之人,倒也有幾分才華,卻不必過多苛責,就由卿著人去詳查一番根底,若無甚疑點,便不用理會了。”
“臣遵旨。”
洪玄機心中也清楚,他雖然深得乾帝信任倚重,但也不可能他三兩句話就能讓乾帝對理國公下手。
至於對那寫書之人的優容,也一樣是看在理國公面上。
若是這理國公前腳獻書,乾帝后腳就把寫書的人捉拿問罪,他面上需也不好看。
說不得,還會以為自己哪裡招來了乾帝的忌憚,乾帝要對他下手。
理國公乃是開國老臣,以開國之功封公,世襲罔替。
在大乾軍政兩途,都是根深葉茂,雖然因此而鋌而走險的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絕不可能。
“來,你我君臣,難得相見,就不要再說旁人的事了,正好,朕近日於造化天功參悟了些心得,你與朕共論……”
……
洪玄機回京,尤如在激流暗湧的水中,陡然出現了一座巨石,將一道道暗流都鎮住,無人能翻起浪頭。
他本是以武功封爵,後又息武從文,不過二十二歲之時,便於科舉之中以探花之身得封官職,參與朝政。
如今更是官居大學士,太子太保,近日更是聽說,乾帝有意晉其為太師,位列三公之一。
只是還有多方顧慮,暫時未能如願,人人都知,卻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管如何,他卻已隱隱是如今大乾第一重臣、權臣,文武雙全,顯赫之極。
在日漸突顯矛盾的文武之爭中,洪玄機就是一根擎天巨柱。
有他在一天,無論是文武孰輕孰重,都絕對生不起亂來。
數日之間,玉京城中,因新聖出世,而日漸加劇的文武之爭,便歇了下來。
除了一部分心學學派的大臣還在極力尋找新聖外,其他人甚至不敢再提一句“新聖”相關之事。
畢竟新聖出世,動搖的是洪玄機在文壇,甚至朝中的地位。
洪玄機近年來創下理學一派,幾乎一舉鼎定文壇宗師領袖之名,聲威赫赫。
而心學學派,卻是由先帝朝的宰相李嚴所開創。
宰相李嚴雖已作古,其門生故舊,卻遍及朝野。
因彼此理念背道而馳,在文道上、朝廷施政中,與洪玄機分庭抗禮,屢屢與其發生矛盾。
這一日。
武溫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