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武人,一身武道不算弱,也不算出類拔萃,中規中矩。
他作為不良尉,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官差。
對於大唐的一些秘聞,也算是有資格接觸那麼一點。
知道如今天下人人可修習的武道,似乎皆是出自一位聖僧之手。
那位聖僧,聽聞貴為人皇之師。
當今人皇,有意開創大世,使天下人人如龍,人人自強。
便向那位聖僧問道。
那位聖僧如何為人皇解道,自不是常人能知。
但這布武天下之舉,顯然便是出於那位聖僧。
便連天下武夫所修習的,也大多是那位聖僧所創的一部《武藏》。
從藏精築基,為後天一到三等,稱為武道初境。
到開啟氣竅,養五臟血氣,蘊不凡之力,為後天四到六等,武道下境。
若能使五氣透頂,便能一舉踏入武道上境。
及至九登,五氣匯聚,凝如狼煙,上衝雲霄,便可稱武道極境。
聽聞,在極境之上,還有更高深的境界。
李捕頭卻是差得太遠,尚不得知曉。
他二十來歲的年紀,踏過了武人最重要的築基,藏精之境,開啟氣竅,達到了後天四等。
於下境中,也不算弱手,他已經很滿意了。
開啟了氣竅的下境武者,氣血渾厚,已能對妖鬼之流,產生一定的影響,也能稍微覺察到一些妖鬼氣息。
但這接連幾樁怪案,看上去明明是妖魅作怪,但李捕頭卻沒有在現場察覺到一絲一毫的異常氣息。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他修為不足。
所以,在觀天閣來人確定之前,這件案子,暫時是不會有什麼頭緒了。
看了看日頭,已經西落,天色將晚。
他這個人,有些好處,心胸開闊,凡事很是看得開。
心中雖頗有些迂腐正氣,卻也不去鑽這牛角尖。
左右在觀天閣學士察看之前,暫時也察不出什麼,又到了交班之時,李捕頭便徑直回了衙門,交了班,便趕回了自家。
才到家門口,還沒進去,便聽到家中有人聲傳出,夾雜著歡笑之聲。
李捕頭聽著,似乎是自家老母的聲音,似乎與人相談頗歡。
心下納悶,便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