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絕對無法想象,僅僅只是“乾淨”,就能有這般偉力,能讓人忘卻煩惱。
否則,恐怕這世間再無邋遢、齷齪之人。
也絕對無法想象,世間竟會有這等清淨之地,能讓人無憂。
事實上,世間確實沒有這等清淨之地。
這種淨土,只存於心中。
存在於陳亦的心中。
世間常有“佛國”之稱,陳亦此時才知並非虛妄。
佛經有言: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此佛國不在世間,不在世外,而在方寸一心間。
諸佛菩薩,心中皆有一片佛國淨土。
此佛國淨土乃度己、度人、度眾生之所。
禪房中,陳亦於虛空跌坐,臉上無喜無悲。
清淨一如此時存於他心中的那片淨土。
頭頂雲氣華光中,寶珠滴溜溜旋轉不休,左右兩邊小人和舍利各自綻放清、金二色光華,輝映寶珠,更加明亮。
寶珠毫光又將二者映照。
小人形態在毫光之中,竟在緩緩改變。
變得越發完整,面上五官越發清晰。
很快,那模糊難辨的容貌,竟漸漸顯露了出來,竟然已與陳亦有七八分相似。
那顆黃金舍利也顯得越發凝實厚重。
初入先天之時,這舍利不過小指頭大小。
在凝鍊寶珠之前,已大了兩三倍有餘。
而如今,卻已大如拳頭。
僅此外相,便可見結成摩尼寶珠,種種玄妙與好處,已大得難以想象。
但陳亦知道,寶珠雖然已由虛化實,現在卻還未競全功。
本來寶珠由虛化實,是最難的一步。
陳亦也是這麼認為的。